因為這件事情裡面,沒有牽扯到軍統,所以組織是直接告訴馮婭晴,她口述的。
組織的意思其實和軍統差不多,弄清楚日軍現在具體掌握的線索,是非常關鍵的。
轉述的話說完,馮婭晴也有些不解的說道:“國際調查團,為什麼不願意和我們合作,明明細菌武器是我們找到的,證據也是我們提供的。”
“他們說為了公平。”
“你相信嗎?”馮婭晴反問。
“我不信。”魏定波說道。
為什麼不信?
因為日軍研究細菌武器,可能性很大,在國際上也是如此認知。
國際調查團既然要來調查,表明他們心裡,同樣認為是這樣的,也就是說一開始就是沒有公平可言的,國際調查團是認為日軍有問題的。
但既然認為日軍有問題,為什麼不選擇合作呢?
其實很簡單。
不合作,日軍哪怕是發現了國際調查團,也不會有什麼動作,只是盯著你罷了。
可是如果讓日軍知道,國際調查團和抗日組織合作,那麼日軍的態度呢?
會截然不同。
不是監視,而是圍剿。
被發現的國際調查團的人,恐怕很難活著離開武漢,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抗拒合作。
馮婭晴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她說道:“可是他們就是來調查日軍的,要麼就是調查不到線索,最後不了了之,他們可以離開。
但是他們只要調查到線索,日軍就不可能放任他們離開,到時候他們一樣會很危險,還不如和我們合作,起碼可以一定程度上的保證他們的安全,且還能更好的調查這件事情。”
馮婭晴說的有道理嗎?
有道理。
可國際調查團不一定這樣想。
畢竟是在日軍掌控的地方,不管是和組織還是和軍統合作,他們心裡也犯嘀咕。
不知道你水平怎麼樣,能力行不行,會不會影響他們等等這些考慮。
畢竟在他們看來,他們可都是專業出身,可不想被無端的人影響。
“他們這樣只會害了自己。”馮婭晴繼續說道。
最好的證明就是,他們才剛開始行動,日軍就已經盯上他們了。
如果之前就選擇合作的話,組織肯定會提醒他們,制定更加完善和詳細的調查計劃,不至於暴露的如此之早。
只是現在你不管說什麼,都已經晚了。
而且國際調查團的人,還不知道這件事情,態度自然是不會轉變。
“先按照組織的命令,調查日軍掌握的線索,當我們弄明白這些之後,和國際調查團的人,也就有了交談的砝碼。”魏定波說道。
“希望他們現在沒有暴露太多,不然都被日軍盯著,談都沒有辦法談,接觸都是問題。”馮婭晴有些擔憂的說道。
“應該不至於那麼糟糕,畢竟都是專業人士,科班出身,雖然預估不足有些大意輕敵,但是肯定不會全軍覆沒。”魏定波覺得,最壞的結果應該不會出現,畢竟能參加國際調查團,肯定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雖然一上來就暴露,給人的感覺好像很弱一樣,但也是各種因素造成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