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慾望牧場這個神奇的地方,花旗幣並不通行,這裡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會因為財富和膚色受到區別對待。在這裡每個人都會按照自己的需要,向一位神奇的管理者——九十一號先生提出申請。”
——————此處插入迪特羅向九十一號提出要兩份三號套餐,兩人共進早餐的影片——————
“九十一號先生是一個神奇的管理者,他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他自稱整個慾望牧場的九十一區就是他的身軀,大家實際上都生活在他的身體裡。
迪特羅先生非常喜歡把這位照顧大家生活方方面面的九十一號先生稱為‘老大’,但九十一號先生似乎不太喜歡這個稱呼。”
“不過,在慾望牧場中也有些人對這裡的生活有些不滿,我採訪了兩名在做籃球訓練的孩子,他們是迪特羅先生的學生,這是九十一號先生安排給迪特羅先生的工作。”
“在慾望牧場,每一位新加入慾望牧場,希望取得正式居民資格的人,都會檢查身體並收到一份考卷,身體檢查會確認你的生理年齡,而這份考卷會測試你的心理年齡。”
“如果被認為尚不具備成年人行為能力(包括心理與生理兩方面),假如還想成為慾望牧場正式成員的話,你就不得不進入強制教育階段。”
“慾望牧場的強制教育,致力於以人為本,培養孩子自尊、自信、自愛、互愛的意識,建立以推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為己任的價值觀。”
“課程表排的滿滿的,看起來一點也不輕鬆,所以這兩位孩子總是盼著能多一些同學和他們一起上課,並適當減輕一些課程壓力。在他們的話語中,我沒有看到對未來同學膚色的要求,只有對友誼的嚮往。”
“這讓我們想起馬丁•路德•金先生的那一篇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演講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十年,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儘管歷代愛好和平的人們從未停止努力,但是種族歧視的鴻溝也從未真正在花旗消失。”
“然而在這裡,在這座神靈賜予的奇蹟之地,我看到了這個夢想實現的契機——真正平等是建立在受教育權利的平等上,真正的平等是建立在財富的平等上,真正平等是建立在人類尊嚴的平等上。”
“可惜,由於時間關係,我沒能親眼見到那位賜下這座奇蹟之地的慾望之主,但是,作為慾望之主的代表、九十一號先生告訴我這座慾望牧場成立的意義。”
“這座牧場是解除種種扭曲人類慾望的枷鎖,讓人類真正的慾望能夠自由成長的地方——人類生來就是高尚的!”
————在這裡,蘿絲引用了一段關於德國研究人員的研究報道————
“德國研究所致力於尋找人類大腦發育的過程,以及人類協作精神產生的源泉。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研究一群嬰兒面對各種環境時如何反應協作。他們意外地發現,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
心理學研究員每天在一群剛剛會爬的嬰兒面前做幾個簡單的動作,經過一段時間,研究員故意笨手笨腳地搞砸這些最簡單的任務,但儘量不讓嬰兒發現,比如夾子掉了,或書堆碰倒了。此時實驗室的24個嬰兒在幾秒鐘內,同時都表現出要幫忙的意思。
錄影中,一個裹著尿布的嬰兒看看研究員的臉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夾子,馬上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手腳並用地爬過去,抓起夾子,推到研究員腳邊,急著要把夾子遞給研究員。嬰兒們都表現出同樣的熱誠,似乎非常願意幫助笨手笨腳的研究員。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研究員從來不主動要求嬰兒幫助他,也不說“謝謝”之類的話。因為如果做出感謝等表示,很容易改變研究的初衷,使嬰兒在幫助人的同時期望回報。所以整個研究中,嬰兒完全展現了真正的利他主義精神,助人而不圖回報。
沃內克補充道,嬰兒發生助人為樂的行為是有條件的。嬰兒們會判斷人們是否真的需要幫助。在實驗中,如果研究員明顯有意把書碰倒,把夾子丟到地上,嬰兒們通常不會伸出援手。
科學家得出人類行為的結論後,又把目光轉向其他動物。結果發現,人類是動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為的動物。”
————————引用完畢————————
“但是為了在社會上艱難的維持生存,許多天性善良的人們不得不扭曲了本性。他們展現出來的慾望是被生存壓力扭曲的慾望,而並非人類本身純粹的慾望。
慾望之主認為,祂如果能無條件提供人類維持生存和生存的物質基礎,人類的慾望被扭曲的機率會極大減少。”
“這座神賜建築之所以被稱為慾望牧場,是為了讓真正屬於人性自身的慾望成長。”
“慾望之主曾經說過,貪婪並不是人的本性,譬如空氣,沒人會想把全世界的空氣據為己有;但是在市場體制下,卻有人恨不得把別人口袋裡的每一分錢都徹底榨乾。”
“慾望之主對於這種現象的解釋是:
部分人具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只有擁有更多、最多的物資才能讓他覺得安全,甚至在其他人羨慕的目光中,這種感覺還延伸產生出一種扭曲的成就感。
但是對於空氣對人類來說,明顯比錢更重要,這人們卻不會對空氣產生如此強烈的佔有慾。
這是因為空氣會平等的供應給每一個人,任何人都不會因為空氣產生不安全感。
這就是安全感缺失帶來的慾望扭曲效應,這也是生存壓力帶來的慾望扭曲,歸根結底,這也是被生存壓力扭曲的慾望。”
“當然,不是所有的扭曲慾望都來自於生存壓力,但是至少生存壓力是慾望扭曲的主要來源,因此,慾望之主成立這座慾望牧場,力求在牧場中消除人類生存壓力,讓人類能展現出更高尚的自我。”
“對了,在報道的最後,我要強調的是,慾望牧場對每個人敞開,並不一定需要成為牧場的正式居民才能享受牧場的教育和免費食物,只要願意遵守牧場規定,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慾望牧場獲得這些東西。”
“慾望牧場的容量並非無限,按九十一號先生告訴我的說法,這座慾望牧場只能承載三十萬正式居民的生活需求。”
“但是在未來、人類如果有需要的話,慾望之主會努力建設起第二座、第三座慾望牧場。
我從未在任何神話傳說中見到過這樣的神祇,也許‘祂’並不像聖經中記述的聖主一般全知全能,但是‘祂’現在正在一刻不停的為人類未來而努力,這樣的神祇、才真正詮釋了什麼叫做‘神愛世人’。
而從你在電腦螢幕上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開始,我已經是‘慾望之主’忠實信徒了。”
YTU新聞報,記者蘿絲*德瑞文。
這篇報道是第一篇記者全程深入慾望牧場內部,獲取慾望牧場正式居民和管理者親口訴說的第一手資訊現場報道,更何況其中還夾雜著慾望牧場中、種種不可思議的先進技術影象,自然在網路上引起了巨大轟動。
託網路技術的福,這篇文章迅速傳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當然也傳到了柳生元和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