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起來倒是簡單,完成的人也不算少,但是實際上,沒有相當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心志未定的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麼,更別說什麼超越生死的堅持了。
比如說學生時代,可能對於一般學生來說,考個高分,父母獎勵、同學羨慕就算是追求了;更復雜些就是有能力在同學老師面前裝個逼什麼的就很滿足了,那不叫心志通達,撐死就是一點少年的虛榮心而已。
只有少數心志過人之輩,才能找出值得奮鬥一生的堅持。
比如說,在艱苦年代,就有學生少年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才是大恆心、大毅力,真正的心志通達。
這種情況少之又少,不去說他,光是為國立心和為己立心的區別,就決定了每個人心志通達的難度完全不一樣。
為國立心和為己立心,先不說境界高下的問題,兩種志向,對於超越生死的堅持難度可完全不一樣。
為國立心者,本身就做好了肩負超出自己生命的責任的思想準備,只要不是中途退縮,這種崇高的責任感自然能夠推動他不斷奮進,直到超越自己的極限。
而為己立心者卻只需要對自己負責,肩負的壓力卻要小了許多。然而壓力不大的同時,卻也代表著他們缺乏對自己生命潛力的深刻發掘,人都是適應性的動物,壓力固然沉重,卻也是激發每個人深刻發掘自我潛力的動力來源。
所謂‘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就是指由於缺乏對生命的額外承擔,導致對自我生命的輕賤!
正因為只需要對自己負責,所以一旦遇到艱難困苦,這種人就容易產生輕生逃避的念頭,像是考試不及格就跳樓自殺、貓丟了就離家出走的小孩,這種人正是因為沒有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一切從自我出發考慮,從而導致輕賤了自己的生命價值。
他們的邏輯非常簡單——我只為自己的負責,那麼我覺得太辛苦的時候,放棄了生命就是,反正也不影響別人嘛!
這種邏輯本身倒也不算錯誤,可是,這種邏輯對於人在困境中努力和堅持可是大大不利,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等困境在大多數人成功的過程中都經歷過,假如沒有一種負擔鞭策前行,光是為了自己享受的話,實在很難堅持過這段彩虹前的風雨歷程——老子不用受那個罪也能過,何必為了將來付出現在?何況將來也不一定成功呢?
和平年代生活的少年,壓根沒有見過種種不平之事,又是年紀輕輕,還在學校讀書,如何能建立起如此心境?
所以,大家最後討論來討論去,居然得出一個奇葩的結論,那就是這位柳生元和,多半像是道門先聖,神農老祖一般天生具備內視異能,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他小小年紀,竟然能跨越無數難關,直接從先天著手,養成先天一炁,修成先天劍氣。
既然得出這種可能,劉老道這個道門第一人的屁股可就坐不住了。
一位與道門之祖擁有同樣異能之人,對當代道門意味著什麼,簡直不言而喻!
在當今時代,對於個人武力方面,道門已經沒什麼更高追求了(再猛也猛不過現代熱武器),但是對於生命的進化、未知的探索以及最重要的長生之道,道門的追求卻千古以來,一直未變。
在這些方面的探索研究,一來是藉助現代科技進行種種研究探索,道門中出了不少科學家,就是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二來就是延續自古修行之法,與現代醫學研究相互配合,創造出更加科學的修行法門和藥物製備能力。
而研究更加科學化的修行法門,測試藥物作用,有誰能比能夠嘗百草以辯藥性的神農老祖?當然,劉老道也沒指望柳生元和能夠有道門之祖那樣的修為能力,但是哪怕是打折再打折,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人員胚子。
所以,劉老道才會親自出馬,務求從這位新晉劍聖這裡獲得一個答案。
————————————————
“呃,是的。”收了如此重禮,柳生元和自然不好不答,但是他可也沒敢把張明轉世的靈魂碎片交代出來,這種跨越了時間維度,甚至是時間支線的事,當真非同小可,想來應該也遠遠超乎現代技術的研究能力,說出來不但沒有幫助,還有可能給自己添麻煩。
“那麼小友,你以前修行過什麼功法秘傳沒有?你不用跟我說內容,只要有個名字就行。”
“不瞞前輩,小子都是自己瞎練的,除了一段靜心真言,就只有一個金鐘罩的竅門。如果有什麼問題,那就是這段靜心真言了。”
“道法自然,不賴作為;無喜無怒,不驕不躁;呼吸相含,中和在抱;不可搬運,不可執著;神不離氣,氣不離神;委志清虛,寂然常照。”
柳生元和也不等別人開口,自動就把這段真言說了出來,說起來,這段所謂真言秘訣,柳生元和還真沒覺得有如何寶貴,畢竟他也就是用了開頭兩句,至於後面,柳生元和練著練著就覺得內容不對,直接扔到一邊去了。
“————,竟然是這篇東西!”劉老道何等淵博,哪怕只聽到前面七八句,早就知道了這玩意到底是什麼東西。
“劉前輩,您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柳生元和嚇了一跳,這篇東西雖然是柳生元和修行之始,但他還真不知道這篇東西的全名,甚至連名稱都不知道,只記得不知道是從那個網站上看來的大路貨色,而且,這可是張明從前世的網站上看來的東西。
“說起來,這篇東西倒還真有些名氣——《最上乘天仙修煉法》!雖然名字嚇人,但這玩意其實是道門入門的養氣法門而已。是當年林靈素忽悠宋徽宗的玩意。”
“小友,說來你應該已經摸到半步先天,能夠溝通內外了吧?”
“不錯,前輩法眼!”
“到了這一步,一切秘傳法訣,對你都沒太大用處了,現在你最需要的就是一朝頓悟,天人合一。小友,這種靈感突現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遇,我輩中人,到了這一步,一般就需要遊歷天下,增長見聞、體會人生。
小友如果有意遊歷的話,我們道門,倒是極歡迎小友這樣的人來我們那裡做些交流。而老道也有些心得體會,想與小友切磋切磋。”
說道這裡,劉老道道袍大袖一揮,在他的袍袖邊緣揮過的地方,茶几的一角,無聲無息的落在地毯上,斷口光滑如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