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朝中眾臣皆知的老摳,弘德帝都已經從自家的口袋裡,掏出了三十萬兩白銀去賑濟災民了,眾位大臣們要是再不出點血,今天怕是連這太和殿都出不去了!
弘德帝最後的那兩句,什麼應盡義務、銘記在心之流,已經是近乎紅果果的威脅了。
意思就是告訴朝中的那些大臣們,你的家底子朕很清楚,該往外頭放點血了,不然的話,就是要記在朕的小本本上了!
而被弘德帝惦記上的那些大臣,又能有幾個屁股上是乾淨的?
屆時秋後算賬之下,有一個算一個的,自然是誰都沒得跑,也跑不掉!
收受賄賂什麼的,這些人哪個沒有?
而眼下,弘德帝留給這些大臣們自我救贖的機會來了,總結起來就兩個字,
交錢!
花錢買平安!
能在仕途上走到如今位列朝班這一步的,又有幾個是腦子不好使的?
自然都是聽明白了弘德帝的意思。
於是乎,只是稍稍遲疑了片刻,眾文官們從楊秀臣開始,便即開始零零散散的報起了所捐的銀兩和糧食,銀子從幾千兩到幾萬兩的數目不等,糧食也是幾十石到上千石的都有。
要說這捐銀錢糧食,倒也有些個說頭,得要既不能顯得自己撈的錢太多,也不能讓弘德帝覺得自己是在敷衍了事……
總之,必須要把握好其中的一個度!
隨後則是眾武官捐獻。
等到眾人一一捐獻完畢,弘德帝取過旁邊小太監記下的捐獻數量,上下掃過一遍之後,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朕替關中那些受災的子民們,感謝諸位愛卿的慷慨解囊!”
眾人齊齊躬身,道:“此乃臣之本分!”
將手中記載著捐獻數量的紙張放在一邊,弘德帝又道:“既然賑濟災民的銀錢有了,那麼大家商議一下,今次的賑災,該是怎麼個賑救法?”
大殿中又是一陣沉默。
賈璟出列,奏道:“陛下,臣以為,當先最重之事,乃是先行發放救濟物資,並派大軍鎮壓,以防動亂!
另外,陛下亦需下令,減災區之徭役,以蘇民力;同時開放山澤湖泊,允許民眾打獵捕魚以補貼家用;最後,則是要祭祀鬼神,以安民心!”
弘德帝聞言,點頭道:“昭武侯所言甚是!”
下方,時任左督察御史的林如海,則是對賈璟的建議補充道:“關中大旱,土地非是一年兩年所能緩過來,而地力不足則收成不佳,怕是難以養活關中的那些受災民眾。
陛下當詔令諸民就豐,遷者十之五六為佳,期間道路給糧稟,至所在後,再賜田宅什器,假與犁、牛、種、食,如此令民眾方有起始之本。
於此同時,再遣使者隨時省察監督為上!”
聽得林如海的策略,弘德帝笑道:“你翁婿二人之策,當互相補充,方為治災之良策!”
……
而後,弘德帝命內閣擬旨,曰:
“弘德八年,有陝西所屬郡邑,天久不雨,致民生艱難,齧草嘬土者眾,餓殍載道,死徒甚多,朕聞之悲慼!
今特命,左督察御史林如海,統管陝西賑濟事宜,五軍都督府右都督賈璟,率軍鎮壓沿途流民,以防不臣!
另,朕念關中百姓不易,特赦往後三年,夏秋稅糧悉行蠲免,以蘇民力。亦著令關中諸民,擇其半數遷徙就豐,沿途道路給糧稟,至所在,賜田宅什器,假與犁、牛、種、食……”
聽得弘德帝的旨意,朝中諸臣皆是躬身行禮,山呼“陛下仁慈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