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來了四個司機,都變成了幫手,老闆對於極品海鮮的追求,他們都是心知肚明的,絕對不會在這方面犯錯誤,立馬往沙灘上卸螃蟹,陳家爺幾個忙著捆綁,忙的不行。
雖說是中午頭,但是動靜這麼大,早就吸引很多人了,先是被車隊吸引,然後就關心起小峰的魚獲了。
“小爺,二伯,五叔,軒哥,大家都幫手綁螃蟹,等下讓陳老闆給大家買好煙抽!”陳峰招呼鄉親們幫忙捆螃蟹,這個活每個人都會,手法還都很快。
“是啊,麻煩父老鄉親們幫幫手,我去車裡給大家拿煙。”陳澤勝多精明的人啊,何況都是陳姓一家子,立馬去車上拿煙。
直接拿了兩條555過來,不管男女老少一人一包,總共十一個人,其中兩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他也給了,他又不在乎這個,何況這些小傢伙手法都比他的員工快!
大家平白得了一包十幾的外國煙,馬上幫忙捆綁螃蟹,就是不給煙也要幫忙啊,這可是小峰的事情,何況人家老闆這麼講究。
“小峰就是厲害,這是摸到紅花蟹的老窩了!這玩意不得六七十一斤啊,這一個就要一兩百塊錢。”陳進軒一邊捆綁螃蟹,一邊和旁邊的陳進遠聊天。
“他就是龍王爺轉世的,弄來啥好東西都不奇怪,我們以前打漁運氣好了弄個百十斤螃蟹就是發大財了,你看看他,這一傢伙估計五千斤都有,你能比嘛?”陳進遠早就被堂弟打擊的放棄漁民身份了。
“他不是幫你們轉行做生意了嗎?最近賺的笑了吧?哎,你說小峰怎麼這麼厲害啊,小時候看不出來啊,就是調皮搗蛋,打架厲害!”陳進軒羨慕的看著陳進遠,上次聽說分了十幾萬,我去,可以建套房子了。
陳進遠沒理他,心裡說賺到笑?我能告訴你賺到哭嗎?拿著17.5萬現金回到家裡的那天,老媽激動的哭了,從來沒有這麼多的錢過,只是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賺的,而且小峰還給了一輛三十多萬的車,就停在旁邊,白色修長的車身,灰色的線條,真漂亮啊,過幾天開著去岳母家裡,看看他們做的乾貝怎麼樣了,多威風的事情,車牌56789真好,一個大順子!
人多力量大,而且陸續還有人過來幫忙,陳澤勝的任務就是派煙,然後指揮就行了,沒有太久,就完成了過磅裝車工作,陳澤勝急著回去,和陳峰在一旁小聲說了價格,總共137萬,他安排轉賬給陳峰,主要是金槍魚和雙頭鮑都六七十萬了,紅花蟹也三十多萬。
陳澤勝帶著人和車風風火火的走了,留給陳峰的就是二十隻紅花蟹,兩條蘇眉,兩條老鼠斑,其它的就是停在沙灘上兩輛嶄新的豐田海獅了。
大家也都發現了,怎麼人家老闆留下了?難道是小峰的車啊,一次買了兩臺啊!“小峰,怎麼又買了兩輛車啊?你不是有車用嗎,,我看你開的也不多。”陳德龍問侄孫。
“小爺,這是我大伯和我爸的車,我就是找人幫忙買來上個車牌子而已。”陳峰不會說我買來送給他們的,那樣子不好。
“行啊,阿平,阿生你們兄弟倆轉行做生意挺可以啊,這都一起買車了,有那麼好賺嗎?”陳德龍問兩個侄子。
“小叔,賺錢確實賺錢,但是也沒有賺到一次買兩輛車的地步,這是小峰朋友弄了三臺車給他,他用不著,就上牌孝敬我們了,我們兄弟倆一人一輛,他二舅一輛,他自己不好意思說,給我們留面子呢!”陳貴平回答陳德龍的話,他要給侄子爭面子啊。
“這孩子真孝順,也是真能掙錢,剛才這一船要幾十萬了吧?”陳德龍感嘆到。
“我們哪好意思問啊,反正我覺得應該會五十開外吧。”陳貴平估摸著,他沒說雙頭鮑呢,大家都沒看到。
“阿平,還不看看你的新車,讓大家看看怎麼個好法。”陳桂安羨慕的看著漂亮的車身。
“二伯,我們總得回家洗乾淨換身衣服吧,這一身海鮮怎麼上車啊,以後我虎子弟弟要是用這個車去相親,哪個女孩子願意上車啊?那個海鮮臭都知道,好久不散的。”陳進亮可捨不得新車讓一身海鮮的大家上車,說的話也算是體面,沒傷人。
“大傢伙都在,以後我們兩兄弟都有車,誰家裡有個急事要用不用客氣,都是一家人,只要車有空就讓這倆小子開車送大家,小峰沒時間,大家都知道。”陳貴平看兒子說的話怕引起族人的反感,代表弟弟做主,本來他兩兄弟就是大方的人,兩個兒子跑腿是應該的,小峰不行,他是做大事的人,怎麼能被這些小事牽絆呢,兩個兒子他是看透了,能守著侄子給的這份家業就不錯了。
“放心吧,你們兄弟倆都是好說話的人,媳婦也和氣,鄉親們不會和你們客氣的,有需要會找你們,趕緊回家沖涼吧。”陳德龍聽侄子這麼說,很是欣慰,不能富了就高高在上,那樣不行,要多幫助人才行,哪個成功的人沒人幫?
“是啊,都是一家人,需要幫忙就開口。”陳桂生也表態了。
“行,等過年了讓遠子開車帶我去省城機場,小芬一家子回來過年,咱們去接她回來,省的孩子受罪。”陳桂安開口了。
“小芬一家子回來過年啊?好事啊,那一定讓小遠開車去接他姐一家,他們都在東瀛吧?”陳貴平一聽是這個二堂哥的大女兒陳金芬,定居在東瀛,老公也是江臺的二代華僑。
陳峰對這個遠嫁東瀛的堂姐有點印象,前世十年後好像捐了三十萬給村裡,還是挺不錯的人,要比陳峰大十多歲,三十多了。
大家說說笑笑的往家裡走去,陳德龍決定去侄子家裡看看,想問他能不能跟著做乾貝生意,畢竟打漁收入也就那麼回事,不太穩定,雖說最近海鮮多了起來,一天了也就是二三百塊左右。
“小叔,這個確實賺錢,你們家做我們也歡迎,小峰定下的規矩,假如需要我們幫你們銷售,一斤要收五塊錢,驗貨必須各格,一點次品不能要,要不然大家都做不下去,有時候出貨到港城高一點,昨天出貨到省城便宜一點。沒辦法親戚那麼多,讓誰做不讓誰做我們也沒權利,只能定下這個規矩。我哥在這裡,小叔我給你說實話,我們一個月不到賺了幾十萬,一斤兩三塊,三斤做成一斤可以賣到五六十,你說賺錢不賺錢?”陳桂生沒有隱瞞小叔,直接交底,大哥家裡兩個親家,和大嫂的孃家都開始學著做了,就看誰家收的貨多了。
陳峰無所謂的,大家都做他就弄去港城,還能賺的更多,自己兩家最終發展成二道販子也是好事,錢不少掙,還輕鬆了。
“阿平,阿生,小峰的規矩訂的對,要不然不用多久就會做黃了,你們賺五塊,還能剩下四五十利潤呢,這是應該的。那小叔一家就靠你們了,晚上我帶著你嬸子她們來學著做,我回去了,你們也沖涼吧,等會去坐坐新車。”陳德龍滿意的走了,他的壓力大啊,大兒子結婚三年,剛生了一個孫子,下面一個十九歲的兒子,一個上學的姑娘,還有一個十二歲小兒子,到處都要用錢啊!
陳桂平和陳桂生兩兄弟也是知道小叔陳德龍的家庭情況,能幫一把是一把吧,一輩子也是個苦命人,陳德龍是小房最小的一個,結婚的時候他父親已經去世,就一個老母親身體不好,哥哥姐姐家庭也不咋樣,幫不了什麼忙,日子一直過得苦巴巴的,孩子又多,三個兒子一個姑娘,一個接一個,喘氣的功夫都沒有,幸虧陳德龍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兩口子都很勤勞,日子還算過得下去,現在二兒子要找物件,老三老四要上學,壓力確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