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到的魚還得講究處理,如果立刻放血,成品就會太白。
醃製鱈魚可不容易,這樣在海灘上放置五六天後,還要在海里洗去多餘的鹽分,然後還要再次在岸上堆放除去水分。
實在是很耗鹽的工程呢,但這正好能夠掩蓋斐迪南在西撒哈拉曬鹽大量獲得的海鹽。
話說,其實改進後的煮鹽法也能夠生產大量鹽,對於若干較小的內陸地區而言很好用。
不過板鴨自有國情在此,歐美廣袤曬鹽的海岸線在那裡,自身海上力量強大,倒是缺煤炭,所以就不做煮鹽那麼敗家的事情了。
不過,紐芬蘭的一些地方是個例外,忍痛進行一些煮鹽工作,畢竟,鹽中有些雜質會導致魚的“鹽灼傷”。
但是,比起曬魚的注意事項,這點問題又算不了什麼了。洗去鹽分去除水分的魚,又要攤放在海灘上,白天魚肉面朝上,晚上翻過來……最後再堆放在一起,滲出水分……
如果在太陽光下曬的時間太長,魚皮還會翹起來……
麻煩!
在此過程中,斐迪南以及手下的工匠們研發的幾款人工乾燥器對提高效率和質量頗有裨益。
然而……
這樣的鹽漬鱈魚,其實是很鹹的……不折不扣的鹹魚,而且還硬,並有濃烈的氣味……
然而,如果你不想齋戒日沒東西吃,或者多日被餓得死去活來成皮包骨頭,還是乖乖接受這種產品吧,這是國王陛下的福利哦,那些沒錢的教士和平民們!
(教士哭,都怪西班牙雙王,沒事就整頓教會,我們比羅馬的同行悲慘多了……)
當然,我們偉大的國王陛下……自己是不吃這種鹹魚的,人家吃的是冷凍的鮮魚哦⊙⊙!,這可是奢侈品!當然,對於紐芬蘭本地的屯墾兵團除外,畢竟他們可以直接吃……
同樣享受福利的還有現在格陵蘭的屯墾兵團支隊,也許能吃鮮魚對這幫留守極北的人是個安慰吧,尤其是那些每天餓著肚子對土著施展大忽悠術的牧師們……
善莫大焉啊!
鹽漬鱈魚做好以後,就要用遠洋漁船再運回去。
今天早上,三艘海船突兀地出現在海岸線不遠處,再過幾天,它們也可以承擔一次運輸任務了。
海岸線上或者沿海海面的水手、漁民們,有些人注意到了這三艘船的問題……
好快啊!
沒錯,這就是斐迪南給新大陸開拓者們的福音:飛剪·蓋倫船!(作者重申取得《神眷西班牙》作者滿級聖騎士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