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辰強大的威壓下,劉知縣猶如被洪荒猛獸盯上,渾身上下如芒在背。
江辰盯著劉知縣,使用精神壓迫,只看到他癱坐在地上,不停擦著腦袋的虛汗。
“我招……”
江辰讓人把紙筆給他,他顫抖拿著筆,跪坐地上開始寫起來。
過了好一會,他終於寫完了,看著他簽字,畫押,江辰接過紙看了起來,和陳秀姑描述差不多。
有了這份證據下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薛將軍把相關的人全部帶過來了,牽連的官員挺廣的。
“吾皇萬歲萬萬歲……”
“想必朕叫你們過來,你們已經知道什麼事情了,現在劉知縣已經全部招供了,你們也各自把自己罪行供述出來,如果狡辯罪加一等。”
眾官員看到劉知縣眼神躲閃,立馬知道皇上不是嚇唬他們。
於是一個個土崩瓦解一個個把犯罪事實說出來,旁邊的師爺負責記錄。
江辰聽他們陳述都聽得有點困了,終於所有人都招供了。
“現在把這幾個人移交刑部按照法律處置。”
“遵旨。”
“多謝皇上為民女主持正義。”
“平身吧,你就等著後續處理情況,會對你的損失做出賠償的。”
“謝謝皇上。”
外面百姓大聲叫好,紛紛鼓掌!
江辰和莫愁在薛將軍的護架下回到宮中。
回到宮中,江辰沒有立馬去處理公務,而是先回宮殿休息。
晚上才秉燭辦公。
江辰已經弄了稽查部門了,可是貪官汙吏屢禁不止。
華夏古代的社會,歷代的封建政府都與貪汙的現象做了許多鬥爭,他們千方百計的試圖杜絕這一醜惡的現象。
比如戰國時期就有專門的法律,用來懲治官吏盜竊受賄的現象。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對於貪汙的懲處更加嚴厲,他規定地方官員貪汙錢財只要達到60兩以上的,就要斬首示眾,還要剝皮填草。那時候懲處貪汙的措施,可以說達到了華夏古代的登峰造極的地步。
但是不論懲處貪汙的措施有多麼的嚴苛,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效果似乎並不是那麼的理想,華夏古代各朝各代貪汙的現象從來沒有杜絕過。
比如說有名的大貪官和珅,雖然他的家產被抄了,但是還有很多想當和珅的人。此外,殺了一批貪官立刻就會出來,更多的貪官屢禁不止。貪汙是古代華夏難以治癒的一種痼疾。
首先,就是沒有獨立完善的財會系統,只憑權力說話。中國古代社會公費開支用於什麼專案、需要用多少錢,都沒有嚴密的會計、審計制度加以考察,憑當官的一句話就可以得到所撥的銀兩。
這實際上就為貪官汙吏提供了機會。所以說在很多情況下,中國政府的一些開支完全就是一筆糊塗賬。這樣一來就造成了一個可以貪汙的巨大機會,為官員們的貪汙提供了可能的條件。
其次,“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歪”,也是貪汙猖獗的原因之一。中國古代的官場實際上是一個人情的小社會,官僚要孝敬高階官僚,因為他們很多是由高階官僚所舉薦,甚至是他們的門生。
此外,如果想要得到升官的機會,一定的“孝敬”也是不可避免的。單單從那些高階官僚而言,他們有些人會明目張膽的索賄。
再者,華夏古代上上下下的官僚中間關係網密佈,使得貪汙與禁不止。
在華夏封建社會的官場宦海之中,通關節走後門的風氣盛行。比如一些京官在外巡查,就是他們中飽私囊的好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