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脈綿延數千裡,縱貫整個幷州與冀州,可謂是一道天然且巨大的屏障。如此巨大的山脈中,天然便形成了諸多山谷丘陵地帶,甚至還有那麼一兩塊小平原。
中平年間,趁著黃巾起義,真定街熘子兼當地著名遊俠的張燕趁機率鄉勇起事, 轉戰山谷之間,等返還家鄉真定時,麾下已有萬餘名兵卒。
恰逢博陵人張牛角也揭竿而起,轉戰四方。張燕見勢,便主動尋過去,與張牛角合兵一處,並推舉張牛角為帥,麾下統率近三萬人。
在兩人合兵進攻癭陶縣時,張牛角身先士卒, 卻不幸為流矢射中,就此殞命,於是部下便推舉張燕為帥。
張燕倒是也不含煳,雖然當上了首領,卻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張姓,以示不忘張牛角。更是將張牛角的義子張白騎視如己出,將其提拔到黑山軍二號統領的位置上。
嗯,雖然後來被趙雲一把火給燒了……
後張燕心知難敵朝廷大軍,便主動遣使去雒陽覲見天子。
當時整個大漢盜賊蜂起,靈帝也無力全部征討,眼見張燕歸降,便大袖一揮,將其招安。同時還給了個平難中郎將的官職,並許他收取黃河以北諸山谷之賦稅以為軍用,且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舉孝廉。
如此,張燕從反賊搖身一變, 變成了合法的大漢官員。
經此一事, 也足可見張燕其人頗有遠見。
後來嘛……不過短短兩年時間, 張燕的安穩日子還沒過多久,他就遇到了這輩子最大的噩夢。
fo
沒錯,他的噩夢就是當今安喜縣侯,徐州監軍,太尉府長史,掌徐州諸事,大儒鄭康成之關門弟子,荀爽賢婿,荀攸姑父,被當世人稱之為百年未有之才的林朝,林子初!
別的不說,就單單這些頭銜拎出來,已經足以嚇跑一大批人了。
張燕對於林朝的情感很是複雜,從剛開始的憤恨,到後來的痛恨,再到後來的恐懼,如今已經有些麻木了……
隨著林朝的地位逐漸高起來, 高到張燕望塵莫及的時候,他心中的恨意和恐懼都已經澹了。
剩下的,有三分慶幸, 還有三分後怕,外夾雜著四分敬仰。
怎麼說呢,張燕認為前些年中山一戰,林子初還是對自己手下留情了,不然自己哪能活到今日。關於這點,看看他林子初這些年的對手就明白了。
哪個不是身首異處,哪個不是冢中枯骨,哪個不是身敗名裂!
只是去歲討董結束後,林朝又敲打了張燕一番,讓他乖乖的在冀州後方待著,等待自己的召喚。
林監軍當時已經是明示了,下次見面時,希望小張你給個答覆,到底投降不投降。
投降,不失封侯拜將之位。
不投降,下場你懂的……
對於林長史的明示,張燕深感頭痛。
他自然是不敢拒絕林朝的,不過好在林朝也沒有當場讓他表態,算是混了過去。
但眼下曹袁聯合向徐州開戰的訊息,張燕也略有耳聞。甚至袁紹前些日子還派使者前來,就是要說服張燕加入聯盟,並一同出兵進攻徐州。
張燕當然不敢答應,可也不好得罪袁紹,於是藉口說容自己考慮一番。隨即便閉門謝客,誰也不見。
你們愛咋打咋打,千萬別牽扯到我!
這是張燕此刻的唯一想法。
可樹欲靜而風不止,大戰將起,林朝又豈會忘了他張將軍,所以才有了審配此次在張郃的護衛下,不遠千里登門拜訪。
親兵將審配前來拜訪的訊息稟告張燕時,張燕仍舊是一副閉門不見客的模樣,恰逢近日又納了一房小妾,新鮮感還沒過去,自然整日如膠似漆。
未得允許,親兵不敢進門,只好在門外大聲呼喊。
聞言,正在某個關鍵時刻的張燕當即大吼道:“某不是說了嗎,不見客,讓他走!”
“將軍,來人是……”
“無論是誰,某都通通不見!”
話還沒說完,就被張燕粗暴的吼聲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