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京城市朝陽區中西部,因距內城三里而得名為三里屯。
六二年在三里屯內建北使館區,六七十年代建成外交公寓群,逐漸發展成為駐華外交人員聚居、購物和外事活動的重要社群。
地域內有10條縱向、12條橫向街巷。
新東路和工人體育場東路為首都原迎賓路的一部分。
在這裡流行很多歐美同時間流行的文化,酒吧命名的西方化是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
如愛爾蘭酒吧、威尼斯酒吧、蘇格蘭酒吧、聖保羅酒吧、法蘭西酒吧、巴黎酒吧、夏威夷酒吧、好萊塢酒吧、香榭麗舍酒吧、爵士酒吧、諾亞方舟酒吧、雞尾酒酒吧等等,無一不直接坦露西方化的風格。
這些西式的招牌,展示著酒吧的西方化形象,滿足著人們關於西方的文化想像。
也是哪些對國外懷有美麗幻想的人最喜歡的地方。
到了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期,這裡慢慢的發展了一條酒吧街,成為了京城夜生活最“繁華”的娛樂街之一。
怡然居是這裡為數不多
取有中文名的酒吧,是一家輕型音樂酒吧,裡面只能放輕音樂或者是有一些西方民謠,以及西方古典樂,這導致一些不喜歡吵鬧或者凸顯逼格的小資都喜歡呆在這裡。
哦,要說的是這就是彭百里自己的產業,是他在京城可以放鬆的地方。
這是一個三千多平的四合院改裝而成,裡面全是各種仿古傢俱,還有一些老式樂器。
他其實在三里屯不止這一出產業,還有好幾處四合院,在後海那邊也是有一個酒吧,風格雖有點不同,但還是走輕音樂風格。
彭百里到了怡然居的時候,侍者看見他車子連忙上來伺候,他問清楚許清她們位置之後,示意侍者不用跟隨,他一眼就看見許清他們,不只是她與于飛紅,還有幾個男人,他只是看著有點熟悉,應該是音樂圈的人。
“彭小弟,你總算是來了,來我給你介紹一些,這是音樂圈的大神崔建、許巍、夢樂隊主唱竇大仙……”
彭百里也是有點小吃驚,這七八個人可是搖滾圈最火熱的幾人了,可是他們為啥來這個輕音樂酒吧呢?
只能說許清面子真的很大,看見他們也沒在這裡唱歌,只是在一起欣賞輕音樂,一邊閒聊。
經過許清的咋咋呼呼介紹,大家算是認識,但這幾個傢伙對他也是愛答不理的,都沒有願意與他深交的樣子。
特別是看見許清對他有點愛慕之後,交談的心思就更加冷淡了。
在他們眼裡,除了圈子裡幾人,其他人都是垃圾。
“你們可不知道,這酒吧就是彭小弟的,人家可是暢銷書作家,在作家圈子裡很出名!”于飛紅看見旁邊幾個對彭百里不感冒,鬼使神差地說了他的一些厲害之處。
崔建他們聽了之後才收起輕視的神態,只是看著兩個女神都在暗暗的維護彭百里心裡就更不爽了。
“彭先生,你這搞了一個輕音樂酒吧,為啥沒有搞一個搖滾樂酒吧呢?是不是瞧不起玩搖滾的。”崔建半開玩笑地說道。
他這話說完其他幾個搖滾歌手齊齊看向彭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