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清澈見底,水中能看見很多小魚小蝦,還有一群群小蝌蚪,陽光的照射下,還能看見水底搖晃的水草。
在彭百里的印象中,這條河一直都是很清澈的,就是幾十年之後也是如此。
看見小夥伴們都紛紛下水,他也是跟著在河裡遊了幾圈,還幾個人一起逆遊進了大洞口,這是村裡河水從暗河出來的洞口,這裡的水很深,有三四米左右。
裡面非常的寬敞,中間還有一大塊石頭,遊進洞口之後就能在這大石頭上休息片刻,洞口裡面很是涼爽。
大夏天不管多熱,只要在這塊石頭上呆幾分鐘,都會涼快下來,要是待久了還會感到非常的冷。
在大石上,胖子給彭百里搓後背,搓出一條條的黑色汙垢,很是不厚道地說道。
“大爺,你這幾天沒下河,都能毒死水裡的魚了。”
“呵呵,你是不知道,這幾天腳受傷了,不能沾水,家裡的水又捨不得用,怪難受的。”
彭百里對這事情有點無奈,他在幾十年後可是天天都洗澡的,不洗澡媳婦兒不讓上床,慢慢的從以前一個星期洗一次澡變成天天都洗。
再有就是家裡有淋浴設施,洗起來方便。
可是現在什麼都沒有,假如身子實在是很髒的話,只能是燒點溫水用洗臉帕擦拭。
還有就是他家極度缺水,別看村子裡有條小河。
但是小河可是離他家有不小的距離,想要喝水只能是下河挑水,或者是用桶來背。
說起水就是彭百里一家的痛,母親為了有做飯的水,沒少下河背水,所用設施就是木桶加里面塞了一個膠口袋(這樣是水裝在口袋裡,防止漏水)。
還有彭百里也是經常用一個小桶用揹簍背水,他的小學和初中都是在村裡的學校讀的,而學校就在小河的旁邊。
因此每天下午放學順帶揹著一桶水回去,就是他的重要工作之一。
當然有時夏天水源比較充足,也不一定要下河,他家住的不遠處也是有一個泉眼,只是這泉眼是在大雨過後才能冒水。
有水的時間很少,由於比較近,彭百里就和二弟用扁擔抬水。
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好幾年之後,那時政府組織每家每戶修水井,母親咬牙把家裡的大肥豬給賣了,在一個夏天不停的伺候匠人的情況下,修了一個四十多立方的水井。
自此一家人才擺脫沒水可吃的窘境。
彭百里和胖子兩人互相搓背,所用的都是洗衣粉,至於洗髮露或者是香皂,那是沒有的。
他們洗頭所用的都是洗衣粉,洗髮露太貴了,他們家消費不起。
就是村子裡也是很少人用洗髮露,在他的印象中,這個年紀好像一直認為洗衣粉用來洗頭沒什麼不對。
“再是一個月就要上初一了,聽說要學物理、化學什麼的,還聽說今年要新增英語這門學科,要作為常備考試科目,現在我有點害怕。”
“怕啥?英語來回就是那26個字母,應該很簡單的。”
“你說是不是有病,堂堂中國人,學什麼英語?我現在就是漢語都還沒學好。”
“呵呵,英語啊對我們可是大有用處的,有句話不是說‘師夷長技以制夷’,不去了解這些資本國家,怎麼壯大自己呢?”
“再說,學會英語,有一技之長,以後恰飯就輕鬆很多。”
“大爺,你這話說的一套套的,我發現你變得不一樣了。”
……
胖子對彭百里的變化很是吃驚,一幅驚訝的目光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