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反攻劇情開啟的日子。
整個遊戲區,魔網覆蓋的核心區域內,都被新一波的世界劇情推動著,千頭萬緒,無數玩家團體和npc組織都動了起來,為了一個共同的戰略目標,海量的資源投入進去。
但……怎麼說呢。
有點亂,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絲滑。
這是因為,如今的世界劇情、也就是最高的s級許可權,已經從所謂的中央智腦ai手裡,讓渡到地球迦南20席圓桌會議上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一些原國服的土地已經淪陷,這些國家的代表以及他們所代表的股份,自然不肯乖乖接受而什麼都不做,而其他國家的股份同樣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支援他們的動議,從而在他們的內部達成了一系列的妥協和利益交換。
50%的s級許可權立場一致,而代表迦南系統這邊的神殿們,也有同樣的動力和需求,去積極主動的嘗試一次,能收服失地當然好,不能收服也能試探出自家的力量極限在哪裡,還存在那些問題,也好針對性的克服。
大反攻的基調就此定下,唯一對此持保留看法的是頂尖玩家中的清醒派,他們認為在不掌握‘核武器’的情況下,跟對手硬碰硬是得不償失的,要儘量避免人員和物資的過度聚集,從而暴露出自家這邊的短板,讓對手針對安全區復活點這個要害進行重點打擊。
這樣的考慮並不是沒有道理,把敵人放進來,對戰場進行分割,以空間換時間,在多個方向、多個層面與敵人糾纏,讓他們泥足深陷,讓有價值的目標多起來,多到‘核武器’不知道該選擇打擊那裡,從而抵消這個最大的劣勢,讓敵人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發揮自家最大的數量優勢……直至引得最終的勝利,將侵略者趕出去。
誰對誰錯?
都對,也都錯。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放在迦南也是一樣,線下需要這場大反攻,來整合他們的利益,試探出20席圓桌會議的真正邊界在那裡,從而找到以後需要關注的核心利益。
就算大反攻失敗,在他們看來也無關痛癢,什麼收服失地,為幾個股東的出頭不過是藉口,20席圓桌會議的權柄和背後代表的龐大的利益才是關鍵。
系統神殿這邊在貝高陽完全放手的情況下,也需要好好表現,向主神,向信徒,向各個方面,特別是線下的合作伙伴加競爭對手,展示神殿的強大和決心,能不能達到戰役目的也是次要的,就算失敗,系統和玩家的基本盤在這裡,原公服的核心區域不出意外,就不會出現什麼無法收拾的問題。
而頂尖玩家中的清醒派,其實也是來自線下的精英,他們能看出敵我雙方最大的優勢和短板在那裡,因此制定出的戰略決策合情合理,但他們無法參與到20席圓桌會議,更多的是就事論事,所以看到的層面有點低。
總之,不管是一力促成也罷,心懷疑慮也好,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今天就是揭曉的時刻。
況且也不一定會輸。
數以百萬級的玩家和遊客從遊戲區的各個方向運動到戰場正面,原挪威、瑞士、丹麥、南非等等十多個國服領土所共同構築的寬闊戰場,如此多的人員流動,靠傳送的話,花費的代價實在太龐大了,即使是現在的系統,也有點承受不住。
】
在20席圓桌會議掌握大權後,這樣不必要的浪費是每一個代表能夠答應的,因此,只好辛苦玩家們了。
11路公交,武裝遊行成百上千公里,更遠的就不划算了,時間上也不趕趟。
將鏡頭拉遠、拉高,站在一個全域性的角度去觀察。
在八百多公里長的戰場正面,敵人的百萬大軍正在一路高歌勐進,還留在前線抵抗為大反攻爭取時間的玩家和遊客兵團則是節節抵抗、大踏步的後退,將廣袤的遊戲領土讓給不可一世的侵略者。
而在這條遼闊戰線的後方,無數支螞蟻一樣行軍的隊伍正在向地圖上各個箭頭指向的位置彙集,有的快,有的慢,有計程車氣高揚、能夠日行百多公里,有的懶散且行動遲緩,士氣普遍都成問題。
這是因為,全面戰爭劇情以來,一方面是高度的沉浸、高度的緊張,很多玩家都無法適應,一方面是收益不符很多玩家的預期,並沒有出現紫裝、橙裝甚至紅裝神器隨便爆,鉑金幣滿地隨便撿的情況。
想想都不可能,以現在的玩家和遊客數量,真要跟從前一樣,系統就得破產,通貨膨脹就是再多一個地球都消化不了。
實際上,沉浸還讓一個現象和趨勢越來越明顯,那就是玩家的分層。
從三測還是四測開始,貝高陽就有意引導這樣的局面出現,數千萬玩家不可能每個都晉升到御空,多少資源都不夠這樣造的,分層是唯一解決的辦法。
龐大的人口基數,可以做到優中選優,讓真正有天賦、有毅力、有運氣的人脫穎而出,形成頂尖、中堅和堅實底層的金字塔格局。
扯遠了,回到現在。
數以百萬計的玩家和遊客兵團向遼闊的戰場正面運動,敵人也不是一無所知,在大反攻劇情開啟後的第二天,前線各個方向的戰鬥已經停止了。
敵人開始收縮分散出去的力量,將拳頭握緊,並搶佔了幾乎所有的戰略要地,靜靜等候玩家和遊客大軍的到來。
身在這樣的一個大集體中,個人的力量和因素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身為一滴水,還是能感覺到江河湖海的那種澎湃、史詩、強大和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