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直強調魔網要向真實靠攏,但系統內的鍊金和真實的鍊金是兩碼事。
迦南的鍊金師無一例外都是施法者兼任,魔法師也是鍊金師,鍊金只是魔法研究的一種手段,還是比較不受重視的一門偏“濁流”的手段。
鍊金注重運用,學以致用是為它量身定做的,但施法者們偏向理論研究的大多醉心於法術構型、法術咒語、法術原理、法術與規則、心靈甚至如何打破天花板方面的探索。
偏向實際運用的大多是戰鬥法師,注重如何更好更快的施法、如何正確又快速的增強精神力和魔力、怎麼才能晉級。
鍊金很重要,又不是那麼重要,施法者們普遍的認識是,它只是是為前兩者服務的輔助辦法。
從未有人像貝高陽這樣重視這種‘待在屋子裡’做手工的‘奇技淫巧’,很多法師甚至鄙視鍊金,認為它是一種是藉助外物的‘旁門外道’。
這樣說是很有道理的,只有自身的精神、魔力、靈魂和法術等級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象。
但貝高陽因為有兩個世界的見識和閱歷,始終認為,鍊金才是研究和探索神秘規則、真相、原理甚至直指神秘核心的強大工具。
首先,它的‘邏輯性’很強,當然,這個‘邏輯性’是相對的。
有很強的‘邏輯性’就說明它是可以很好的傳承下去的,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其次,它可以很多人,很多個閃爍著卓越思維火花的人一起團結協作。
僅此兩點,就足以說明它的價值。
迦南的施法者太自珍敝帚了,雖有各種秘密組織、互助協會和已經淪為教會爪牙的各類‘學院’,但總體來說,還是靠師徒相傳、血脈相承方式來完成知識傳承的。
魔法、神秘又是極其唯心的,真理在一代代往下傳遞的時候,早就失去了原本的真意,弄得現在的魔法研究就跟考古似的,再加上教會對人身和思想的禁錮,因此而形成的鐵幕,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鍊金和附魔是唯二的兩個突破點。
貝高陽的理想國,第一個要打破的就是這種鐵幕,降低知識傳播的門框。
真實的鍊金術難以傳播,那就用系統的鍊金術來替代。
到了這裡也許有人會說,系統的鍊金術不是自欺欺人嗎,因為它是假的啊。
呵呵……神秘核心規則的有趣之處就在這裡,絕大多數時候,真與假是可以轉換的。
當很多很多人認為它的假的時候,那麼即是它是真的,比真金白銀還真,那它一定會變成假的。相反,當很多很多人認為它是真的時候,那麼即是它原本經不起推敲,違背常識,讓人懷疑智商,假以時日,它也會變成真的。
變成既定的事實、現象、規則。
指鹿為馬,線上下是荒謬的,線上上確是鐵一般的事實。
況且,貝高陽又不是要全面的推翻,他只是對現有的進行‘改良’,將那高高的門檻鋸掉,讓很多被阻攔在外的人有機會走進這個大門,從而播種希望,收穫可能。
說道這裡,就理解系統的鍊金術是怎麼回事兒了吧?
簡單來說,九真一假甚至半真半假,真實的和魔網的結合在一起。
這樣做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以此來判斷魔網跟迦南的神秘規則的‘契合度’。
當這個‘契合度’夠高的時候,鍊金和附魔會首先體現,就跟ph試紙一樣,能夠測試整個魔網的‘酸鹼度’。
每當鍊金和附魔進行的‘順暢’,反饋的結果很‘和諧’,系統為此付出的資源很少,甚至沒有的時候,就是‘契合度’最高的時候。
每當鍊金和附魔進行的‘磕磕碰碰’,反饋的結果需要系統維持付出很多的資源,那就是‘契合度’最低的時候,那就需要時間來讓數千萬個思想來‘衝澹’,讓神秘規則有個適應和容納它的緩衝。
鍊金先煉人。
這個‘煉人’用的妙啊!
雖只是層窗戶紙,但極其精準的把握到了貝高陽的意圖,指明瞭掩蓋在重重表象下的關鍵。
可能提出這個觀點的玩家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無意間道出了系統的核心秘密。
煉人,自然是自我剖析、自我提煉、自我修正,自然會導致一個結果: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