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四維的話,讓朱翊鈞覺得不可思議。
此人,終於也能放狠話了。
朱翊鈞不是因言而降罪的人,這幾年懲罰言官,實際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護張居正,都是為了新政。
朱翊鈞擔不擔心皇朝覆滅呢。
當然擔心,說不擔心是鬼扯,歷史上一樣發生的事情,張居正最後不都解決了嗎。
到了今時今日,他也只能選擇繼續相信張居正。
自己做了這些事,他也不知道歷史有沒有發生變化,畢竟他現在沒有史書可以看了。
也沒有一個提示可是看,告訴他國家如今到底是好還是壞。
他是皇帝,只能在皇城裡,透過各地的奏疏來了解天下事,透過和大臣們的交流,來管理國家。
四年多前,他的認知是改革變法是很困難的事,但是隻要他作為皇帝,願意支援張居正。
那麼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應該天下大和,應該變得和歷史不一樣,自己能做的事更多。
四五年過去,誰要是在告訴他說,只要皇帝支援,改革就一定輕而易舉的辦成。
那他只能回以冷笑。
“張師傅,朕登基以來,國家財政年年虧空,各地年年收不足稅,反而都在向朝廷要錢糧,九邊也在要,藩王也在要。
稅收不足,百姓們也不滿意,也都在鬧事,朕不支援先生變法,朕該怎麼辦?張先生以何教朕?”
張四維當然知道這些,也知道皇帝為何執意要支援張居正。
“國家積弊,乃歷朝延緩至今,非一日之功也,如今陛下和張公欲以一時之力,解這百年之怠,如何能行?
治理國家絕不是旦夕之功可行,本就需要耐心以待,如今行法急,反而各地糜爛,此結果是陛下願意看到的嗎。”
張四維也長嘆一聲,上前語重心長。
“臣知道陛下幾年來,克緊己用,心慮非凡,勤政日勉,實乃聖君,臣贊成變法,但是臣認為行法不可過急。
十年小改,十年大改,再十年可成,如此上下皆穩啊。”
聽到張四維的話,張四維認為他有大把的時間,用三十年來變法。
朱翊鈞笑了。
歷史上不會給大明那麼多的時間。
三十年才完成變法,三大徵且不提,大明還要不要走向世界,要不要開發海洋。
最重要的是張居正活不了那麼久。
而變法之事,歷朝有之,而全部失敗告終,沒有成效。朱翊鈞不相信張四維能完成變法
他不靠張居正靠誰?
張居正死後,變法立刻終止,大部分都恢復了原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