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明國萬曆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差役

第一百五十七章 差役 (第1/2頁)

“當年倭患最盛時,情勢複雜,萬室為墟,百姓自發築堡以禦敵,對此行為,官府以前是支援的,並鼓動地方鄉紳出錢出糧,踴躍者眾。”

有官員向耿定向解釋。

“此地還算少,越是沿海地方,圍築土圍,土樓更甚。”官員陪同耿定向視察鄉野,指了遠方的土堡,又說道。

“撫臺眼前所見兩土堡,據高崗為犄角勢,日練鄉勇,紀律整肅,倭寇來犯,損失了人手又無可奈何,以後倭寇不敢犯,此地才平安。”

“如今倭患已平,為何見各地還經常建新堡?”耿定向問道。

面前的官員是外地調來,才不到兩年,所以沒有什麼不能說的,有問必答。

“倭寇雖平,但是海寇卻不止,近年以來漸少,不過閩地風俗已成,以建堡為榮,習武為常,民風彪悍。”

“本縣有多少土堡,可有統計過?”

“具體數量不知,不過一兩百座是有的,而且大多為單姓堡,此地最大一姓,所築土堡多達二十餘處。”

官員知道撫臺想問什麼,一道說了出來。

一個縣就有這麼多土堡,耿定向遲疑,問道,“那官府豈不是難管地方事務?”

“的確難管。”

此官員說的這麼輕易,也是有目的的,希望上官能明白他的苦楚,今年的考成法能讓他過關。

“如今本縣各土堡比衛所都強,不僅防禦工事盡有,而且器械具全,堡與堡之間合眾連橫,聲勢壯大,相互支援,這肯定不是當初所能想到的。”

耿定向點點頭,此一時彼一時啊。

當初倭寇勢大,地方官府難抗,只能鼓勵民間自保,真的沒有想到今日的局面嗎?

不一定。

只能說解當時之急,至於後日之患,日後再說。

“那地方之事,豈不是盡在大戶手中?衙門還有什麼用?”

官員苦笑。

“地方能平安就萬幸了。”又接著解釋說。

“如果此鄉野只是一姓,雖然無法管,但是還有尺度在,照常例繳稅,最懼者乃幾姓,不光無法收稅,還要擔憂地方械鬥。

或競於氣,或田屋爭界,或墳山爭界,動輒糾眾鬥毆,執仗棍,挺刀槍,更甚者擁火器,雙方少則幾十人,多則數百上千,打的是地動山搖,別說官府差役,衛所兵都不敢管。”

耿定向恍惚了一陣,越發感到棘手,不知該如何下手。

“你可知我來福建的目的?”

“下官有所聞。”

“你覺得該如何入手?”

“請問撫臺,清丈田畝有定數嗎?清丈出多少畝才算成功?十萬畝?二十萬畝?三十萬畝?”

“聖人的旨意,是清丈福建全省。”

“可福建清出多少田畝,朝廷才會滿意呢?才會認可撫臺清丈之功?”

耿定向也不知。

福建田畝到底有多少,誰也不知道,知道的話還需要清什麼田畝呢,這是新事物,功勞定奪皆在上心。

“一百萬畝。”

聽到這個數字,官員當場吸了口氣。

“這是我的底線,也是張公的底線。”耿定向沒有隱瞞,在京城之時,和張居正商議,一百萬畝之數,他原先還認為是少報。

初衷是為了減少此行壓力,張居正認同了。來之前的路上,耿定向內心還隱隱期望,功成之時向朝廷報個驚喜。

如今驚喜不敢想了,能完成一百萬之數就好。

“此事絕無可能。”

最新小說: 回到明末搞基建 我在春秋不當王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 庶子之徵 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帶著狙 紅樓從遼東開始 開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國 不裝了,其實我是朱重八 魏卿 東風吹我入異世 滿朝二五仔,但臣對女帝忠心耿耿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瑪雅1441 挽明從海島開始 邪王追妻路漫漫 我看這亂世很不爽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選擇登基! 穿越三國:這個阿斗不用扶 回到明朝造火箭 大唐:說書長坂坡,我帶趙雲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