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得了三百萬兩銀子,這麼短的時間內,估計太監們可能用了些手段,但想到畢竟是張宏調教出來的人。
對於張宏的個性,朱翊鈞還是比較放心的,此人一個字形容——穩。
今日文書房忙的雞飛狗跳。
朱翊鈞親自來到一側的閣房等待,因為張宏生病,他不放心別人。
梁大忠,周衝等人都來身前伺候,知道今天是大日子。
旁邊的算盤珠籌聲不停,就像落雨一般。
聽起來別有一股韻味。
朱翊鈞吃著乾果,不時有太監進來,呈交每項算出來的總賬,隨堂太監拿起來在一旁念。
唸完後,朱翊鈞沒有意見,就會落筆勾閱。
大項例如隆慶皇帝的陵寢,還在修葺擴建之中,這筆開支的主意,朱翊鈞想都不能想。
只能添磚加瓦。
每筆開支都要求詳細,從頭至尾都要記錄。
例如擴建陵墓需要的大梁,只從永順宣慰司就徵收大木五百餘,圍丈有四尺,長數丈者。
比去年所報的運費翻了十二倍。
原因是天津一帶今年運河缺水,只能徵發當地百姓從陸路運至京城。
需要用八輪車,每車耗費兩百五十三斤,累死牲畜無算。
聽到光累死的畜生因為路途運轉多手,記錄不清,朱翊鈞關心的問了一句。
“沒有死人吧?”
前世聽長輩講過,當年修理水庫死了人。
“皇爺叮囑,奴婢們如何敢過分催逼,並沒有鬧出人命。”
朱翊鈞點了點頭,太監們繼續念下去。
因為今年朱翊鈞免了地方絲織品,羊絨和葛布的歲派,但是今年皇室和勳臣文武百官的朝服等,仍需由內廷供應。
報價三十七萬兩白銀,需要從地方採購。
見皇上沒有反對,太監繼續勾了一筆。
“皇爺,後面賬目還多,是否去休息會?”
“今日事今日畢。”
梁大忠老臉心疼,周衝眉間動了動,這廝一把年紀了,還是如此諂媚不要體面。
內廷如今各項收入總體也比往年多了兩成半,雖然免了棉麻,靛青,乾草芝,麻仔各小項徵派。
內承運十二庫還需要承擔京中武將的俸祿,朱翊鈞發了二十萬兩,最後總賬一算,竟然略有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