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善盡美是錯,後來者豈不是不敢盡善事”
朱翊鈞聽到高拱的答覆,內心很失望。
見太子朱翊不滿意自己的回答,高拱想了想,繼續說道。
“天下之事,創始甚難,承終則易。海君當極弊之餘,奮不顧身,創為剔刷之舉,此乃事之所難。其招怨而不能安,勢也。”
聽完高拱的話,朱翊鈞點點頭。
他已經徹底明白了高拱的想法。
高拱是一名合格的政客。
海瑞既然把事情開了頭,那麼繼任者不能反其道而行,否則會失去民心,不利於國家。
鄉紳豪強有怨氣,也只能怪海瑞開的頭,怪不到後來者。
對政務的處理,極其幹練老辣。
但是,高拱最後的一句,不過激不近人情則矣,道出了高拱真實的想法。
最終,要以穩定為主。
極弊之餘,四個字,說明高拱十分清楚朝堂實情,貪腐也好,懈怠也好,由來已久,積重難返,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不可操之過急。
換做平和時期,高拱絕對是一名不錯的國家舵手。
但是,現在不行。
大明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幾十個倭寇就能視南京城十幾萬大軍於無物。
從骨子裡開始爛透了,高拱的那一套政治理念,挽救不了大明風氣,更挽回不了大明的衰弱。
朱翊鈞也不想改。
改變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都難上加難,更何況上升到一個國家的層面?
朱翊鈞懂這個道理。
但是,不改要死,改,至少續命了。
而他,不光想要續命幾十年,還想要重鑄輝煌。
“謝謝高先生解惑。”
送走了高拱,朱翊鈞下了決心,張居正,一定要頂到底!
第二日。
戶科給事中曹大埜上疏彈劾高拱十不忠!
“皇上聖體為何,群臣寢食不安,而高拱談笑自若,還到姻親刑部侍郎曹金家飲酒作樂,把皇上疾病置若罔聞。
太子出閣講學,是國家重務,高拱不能日伺左右,只逢三,八日叩見一下,不把太子與陛下同等對待。
高拱掌管吏部,專門從事報復……”
張居正,馮保,發起了對高拱反攻的總號角。
朝堂大亂。
朱翊鈞在隆慶皇帝病榻前問安。
此時,隆慶皇帝正在大發脾氣,朝堂對高拱發起的彈劾,他下令要嚴查!
自己重病,朝堂穩定才是最重要的,誰這個時候要鬧事,他就要狠狠的處罰誰。
馮保在一旁,嚇得臉色煞白。
他命人彈劾高拱的大不忠,並不全是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