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牆之隔北是坤寧宮,一牆之隔西是交泰殿,坤寧宮是皇后的居所,交泰殿是皇后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
皇后被趕出了坤寧宮,交泰殿也沒有使用,所以這兩處除了值班的太監宮女,顯得很安靜。
一行人默默的走在路上,伴當們內心糾結,到底要不要攔住小爺。
攔住小爺,又怕小爺把他們剛才嚼舌頭的行為告訴馮大家的,馮大家最為疼愛小爺,知道自己惹了小爺生氣,肯定會重重的懲罰他們。
不攔住小爺,又怕惹娘娘生氣。
而且,小爺的脾氣也是捉摸不定。
高興的時候,能和你有說有笑,一不留神說了哪句話惹的他不快,立馬會被重重的呵斥。
朱翊鈞知道伴當們的心思,他也沒辦法,自己才六歲。
雖是太子,沒人敢輕視之,但終歸年歲小,讓人覺得小孩容易糊弄,十成的事辦個三四成,更甚至不辦,最後在他面前歪嘴胡說想矇混過關。
近之則遜遠之則怨,聖人早已有定論。
大事小事公事公辦,辦的好就誇讚,辦的不好則呵斥。
不講情面只講得失,這是朱翊鈞在後宮的管人之道,也是他前世跳槽新公司,對管理新下屬的不二法則。
……
皇后生病了。
躺在病榻上,身邊竟然只有兩個小丫鬟照看。
“母后,兒臣給您請安了。”
稚嫩的聲音,打破了死寂的空間,聽清楚聲音,兩個小丫鬟立刻面露驚喜。
只有當太子來了,這裡才會有些許人氣,不至於死氣沉沉。
“宮內有病氣,哥兒莫要進來。”
陳皇后既感動,又傷懷。
感動太子年齡雖小,對她孝心卻大,每日省安從不遲到,颳風下雨也不缺漏。
傷感的是,自己沒有子嗣可以依靠,堂堂一國之母,竟然淪落於此,連奴婢都敢輕慢。
朱翊鈞走了進來,面帶微笑。
根據他的瞭解,陳皇后身體好的很,沒有疫病,只不過鬱結於心罷了,以後皇帝老子卒了,她就翻天了,還有十幾年好活。
所以,他大著膽子走了進來。
看到皇后的現狀,朱翊鈞眼睛微紅,淚水在眼睛裡打轉,一臉的擔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