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點我要提前告訴你,那就是這個專案如今還不能流到外面去,也就是說只有我們可以使用,而且要嚴加看管。”
說到這裡,林逸稍微停頓了一下,隨後思考了一下又繼續開口說道:
“這樣吧,你回頭就去把咱們所需要的產品統計一下,然後報備給我。
回頭就讓控核集科技那邊去按照你所提供的訂單生產。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注意保密。我們所有應用這款東西的產品上面必須進行加密處理。
就比如果核手機來說,告訴那幫技術員們,只要對手機進行破壞拆解想要知道這電池的秘密的,立馬給我啟動自毀裝置。
這一點上提前對外發布,告訴使用者們所有電池損壞的,一律返廠維修。
絕對不允許私自拆卸,否則出現的一切後果由他們自行承擔。”
其實林逸這話說的並沒有多大的必要,因為如今的果核手機就是採用的這種辦法。
雖然裡面用的並不是可控核聚變的電池,但是裡面的晶片可是進行加密的。
這也是為何果核手機推出這麼長時間以來,市面上竟然沒有一臺仿品的原因。
不是他們不想仿造,而是因為他們真的做不到啊。
先不說國內的各方勢力,就單說國外的那些個高新研究所,按照道理來說,他們的技術已經完全領先於全球了,但是即便是他們耗費了成千上萬臺的果核手機,還是依舊沒能開啟手機的外殼。
沒錯,別說是對裡面的各種零部件進行研究了,就連手機的外殼他們都沒有成功開啟過,這也是果核手機的牛逼之處。
說句有些題外的話,為了研究果核手機,甚至有一些小工作室都已經破產了。
至於破產的原因嘛,當然是他們的所有經費全都用來購買果核手機了。
按照他們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的將果核手機破解。
那樣一來,自己無論前期投入了多少,後來絕對會賺得盆滿缽滿的。
然而,最終果核手機的防洩密功能,直接給了他們所有人重重的一巴掌。
當然了,這也不是說現如今就沒有人去仿造果和手機了。
雖然面對著這樣艱難的局面,但是在國外的一些大研究室內,依舊正在做著果核手機的實驗。
“放心吧老大,這件事情我明白。
回頭我就立刻安排這件事情,不過這電池的形狀有些和咱們的果核手機不太匹配,您看還能把它的形態改變一下嗎?
如果不行的話,那我就只能嘗試著讓他們對果核手機進行改變。”
林逸聞言之後,略微思索了一下,如今雖然研發部那邊很厲害,但是想要成功的改造果和手機的外觀還是有些困難的。
畢竟這種全透明的折射外殼以及螢幕,只要稍微對裡面進行一丁點的改變都會導致無法正常使用。
“先不用嘗試著改變機型了,這樣吧,你把果核手機的電池直接送一份到控核科技那邊去,讓他們根據那個電池形態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把這個可控核聚變技術縮小成那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