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鮑勃就毫不猶豫的把自家的網站名字給改了,直接改成後世俗稱的臉書。
鮑勃對於這個稱呼確實更加喜歡一些,他甚至感覺這似乎是冥冥中最適合自己的名稱。
然後在第三天,經過他一整天對遊星電子娛樂提供的廣告內容的檢查,確定這些廣告確實都足夠有趣,至少不是那種垃圾彈窗廣告能比的。
這種廣告在自己的社交網路中加入進去倒是也問題不大。
也就是這個時候,鮑勃才知道遊星電子娛樂竟然是一家純粹的電子遊戲公司。
而且還是之前在消費電子展中小小的嶄露頭角的公司。
作為IT男,他當然也時刻都在關注消費電子展這類的展覽。
那個時候他在電視機上看到SFC和GB 的時候,他還考慮過要不要買回來玩玩看,那些東西看起來確實很有趣。
沒想到自己轉眼間就被這家公司看中並且投資,然後自己還不得不給他們刊登廣告。
這讓他多少有種不現實的感覺。
在幾家大公司警惕的防備下,竹遊星並沒有過多的在曾經的主流廣告渠道上做文章,而是打算從網路入手。
而且還是從一個看上去還有些名不見經傳的社交網路入手。
那些大公司就算是發現了,一開始恐怕也並不會太當回事。
但是,這些廣告在大學生們的眼中卻完全不一樣。
這天,一個來自紐約大學的學生每天清晨起來照例開啟電腦,然後登入進自己的社交網路中。
他先是愕然這個社交網路的名字竟然變了。
不過這個改變的名字聽起來還挺順口的,他一邊刷牙一邊點頭,覺得名字還不錯,然後他就先點選進入到了一個社交廣場中。
這個社交廣場的功能是竹遊星給鮑勃的創意之一。
創意很多,但是一口氣全部都裝載在網頁中並不合適。
首先網路負載會有很大的壓力,而有一些好功能肯定是要慢慢推出才可以讓利益最大化。
至於每個創意到底什麼時候推出合適,這就是鮑勃自己做決定了。
他首先推出的是社交廣場和個人頁面的情感標籤功能。
這兩個功能是他認為最優先需要的。
在社交廣場中,一些大學生可以更容易找到一些校友,然後檢視一下對方的基本資訊覺得不錯的話,就可以鼓起勇氣嘗試聊聊天,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現在這個紐約大學的學生每天都會沉迷其中,每天都會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到更多的社交廣場朋友。
而就在這時,一個匿名的訊息發了過來。
“嘿朋友,你是紐約大學的嗎?”
“沒錯,你是誰?”
“我來自斯坦福大學,很高興認識你,你平時都喜歡些什麼?”
這個紐約大學的學生一愣,被主動搭訕的感覺還挺不錯的,他之前一直都沒有人主動搭訕過,面對這個主動搭訕的人,先不管男女,他覺得自己就應該很禮貌的和人家攀談一下才行。
“我也很高興認識你,我平時喜歡打打籃球,看看電影什麼的,說起來,你為什麼要匿名啊?”
“哦,我只是想隨便找個人聊天而已,並不想深交,不過我看你似乎很喜歡籃球的話,那我覺得或許有個東西你會比較感興趣。”
“什麼?”
對方二話不說,直接傳送了一個影片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