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站專案,很有挑戰性啊!”
寧銳經常關注矽谷方面的最新動態,他覺得語音工具比較low,中國版臉書倒是很有搞頭。
“我接受挑戰,盡最大努力按照羅老闆的要求推進3號專案。”寧銳說道。
“從現在開始,南瓜影片、語音工具、社交網站分別由一帆、昊哥、銳哥負責,目前是一家公司加兩個新專案,不久後將變成集團旗下的三家子公司。你們今後就是這三家子公司的老大了,而我是為你們打雜的,幫你們做好後勤服務工作。”羅寧笑道。
他又道:“南瓜影片、語音工具、社交網站的賬號全部打通,同一個賬號,可以在這三個平臺登入。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全方位採集使用者資料,深度掌握使用者需求,更好地服務使用者。因此,我們需要本地化部署的資料中臺、資料庫,實現自主可控的資料採集、清洗、分析、應用的全鏈路資料閉環。玩網際網路,玩的就是資料,資料治理咋治理啊?資料資產該怎麼管理和變現呢?我們一起摸索吧。散會,銳哥留一下。”
臉書自2004年2月在哈佛建立以來,以爆炸性的速度席捲全美大學,並擴充套件至全球大學。
上線前兩年,臉書只對大學生群體開放。到了06年9月,臉書對13歲以上的公眾使用者開放註冊,不再限於大學生使用者。
校內網複用了臉書的模式,於05年12月上線。
早期的校內網也是隻對大學生群體開放,擁有edu字尾的使用者才能註冊校內網賬號。
更名為人人網之後,所有使用者皆可註冊賬號。
如今國外有臉書,國內暫無校內網。
“我覺得吧,扎克伯格最初只是想在哈佛內部隨便玩玩,沒想到臉書這麼受歡迎,於是迅速推廣至全美大學、全球大學。臉書的下一步計劃,必定是對所有使用者開放,不再侷限於大學生群體。所以我們的3號專案社交網站,在設計階段就應考慮全型別使用者。”羅寧明確了3號專案的受眾範圍。
“嗯,我知道了。”
寧銳又與羅寧溝通了一些細節問題。
南瓜影片要持續迭代最佳化,兩個新專案即將啟動,資料團隊也得開始籌劃組建了。
人不夠用了,需儘快擴招。
目前南瓜影片有8位開發工程師、3位UI/UE設計師。
羅寧調兵遣將,3位UI/UE設計師,南瓜影片留一位,剩下兩位分配到張昊、寧銳的團隊。
8位開發工程師,其中黃斌、魯敬源、劉毅三人,已進入張昊團隊。
南瓜影片留3位開發工程師,其餘兩位調到寧銳團隊。
近期的重要任務是搖人,一方面加大招聘力度,另一方面聘請外包團隊。
在人力資源調配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礙。
南瓜影片開發工程師邱峰,他入職不到一個禮拜,剛剛熟悉了南瓜影片的業務流程,便接到李一帆的通知,要將他調往3號專案組。
把人家安排到新專案組,總得跟人家說明新專案組具體是幹嘛的吧。
3號專案組,對標臉書,社交網站?
這與南瓜影片是完全不同的業務形態啊!
邱峰一臉懵逼。
李一帆解釋道:“根據羅總的規劃,我們將從新專案孵化出新公司,3號專案組即將升級為3號新公司,由寧總擔任這家新公司的負責人。若新公司發展良好,邱工你便是開朝元老,公司肯定不會虧待你。”
“李總,面試的時候你不是這麼跟我說的啊!這個社交網站專案,說白了就是重新創業、從零開始!我的人事關係會轉到新公司去嗎?萬一新公司黃了,我又該咋辦?李總,我只想在南瓜影片跟著你好好幹,如果是為南瓜影片服務的新專案,那沒啥好說的,我責無旁貸地推進專案。然而,3號專案與南瓜影片無關,實話實說,我興趣不大。”邱峰坦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