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ser Interface),使用者介面。
雖然UI設計師通常被稱為美工,但UI設計絕非單純的美術繪畫。
當然了,對於使用者而言,一個網站帶給他們最直觀的感受無疑是視覺感受。
如果網站視覺效果太醜陋、過於陰間,使用者大機率會被嚇跑,網站流量必然小得可憐。
網站的視覺效果美觀、清爽,使用者就有興趣繼續探索這家網站具體都有些啥內容。
互動體驗貫穿瀏覽、點選、輸入、輸出等過程給使用者產生的體驗,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網站的互動體驗簡言之,即好用或不好用。
網站的感官設計、互動性設計,需要以使用者為中心,根據使用者的體驗,迭代最佳化,持續改進。
優秀的UI設計師,除了具備較高的繪畫水平,亦需深刻洞察使用者體驗的實際需求。
UE(User Experience,使用者體驗)高階的知識技能暫且不提,先看看寧銳的基本功吧——美工。
寧銳從口袋裡取出一個隨身碟,插入電腦介面,考了個壓縮包到本地硬碟,再點開IE,輸入一個網址,“天路汽車網,我以前的公司,這是一家垂直類汽車媒體,汽車垂媒。”
“好的,我瞅瞅。”
羅寧很懂汽車垂媒,上輩子他在車企負責數字化營銷,整天跟汽車垂媒打交道。
現如今市面上的汽車垂媒有幾十家,流量集中在TOP5,剩下的只能分點兒殘羹冷炙。其實後世也一樣,汽車之家、懂車帝、易車、太平洋汽車、愛卡,流量都被這些頭部選手瓜分殆盡。
天路汽車網屬於當今汽車垂媒行業的腰部選手,後來做著做著就做垮了,淹沒在網際網路的滾滾浪潮之中。
“天路汽車網,感官性、互動性,感覺中規中矩吧,這不就是抄得易車嗎,稍微作了一些調整而已。”羅寧瀏覽了一會兒天路汽車網,說道。
寧銳說道:“嗨,網際網路行業嘛,你抄我,我抄你,很正常。扣扣它沒抄?掏寶它沒抄?白度它沒抄?也不能說是抄襲了,客觀的說法是,結合我國國情、漢語語境及我國網民的習慣偏好,借鑑國外成熟產品,做了一定程度的本地化開發。”
“那確實。“
“國外產品,該借鑑咱得借鑑。就說搜尋引擎吧,我國廣大網民有這方面的需求,國內公司不做,谷哥就會來幫咱們做。我國幾億網民的隱私資料,豈能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雖說白度背後的資本構成非常複雜,但它的資料中心畢竟建在中國,再怎麼折騰那也是內部矛盾,宏觀層面是可控的。”寧銳點了根萬寶路,說道。
“銳哥言之有理。”羅寧點點頭道。
寧銳滿嘴跑火車,卻時不時丟擲幾句獨到見解。
社畜的屬性與在校大學生有著顯著差異,寧銳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一年,他的閱歷、認知比那兩位在校IT男要更為寬廣一些。
一支團隊的成員如果全是李一帆、張昊這種技術研究型人才,未免太過學院派了。
引入寧銳這樣風格迥異的社畜,使得團隊結構趨於多元化,羅寧認為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