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還沒開始,一道慌慌張張的身影便貓著腰摸了進來。
徐皓風眉頭一皺,正想吩咐工作人員將她請出去,那人卻慢慢抬起頭。
竟然是姍姍來遲的宋佚,她視線左右掃量,終於找到前排的陳之行。
認定了方向之後,她再次低下頭,慢慢探著步子走到他的身邊。
旁邊的裘既榮十分默契的給她空出一個位置,往邊上挪了挪。
“你今天不是有戲份麼?”
宋佚摘下脖子上纏繞了一圈的圍巾,憤憤地丟進陳之行的懷裡,“備選三號有什麼戲份?我來殺人。”
說著,黑暗中她的目光如同貓科動物一般閃爍著危險的光芒,死死地盯著陳之行,“這兩天新聞說你和劉一茜那個了?”
“哪跟哪啊。”面對她的眼神,陳之行敗下陣來,含糊其辭道:“趕緊看電影吧。”
說罷,便一把揪住她的腦袋,轉向面前的大熒幕。
“切,渣男!”宋佚哼了一聲,也乖乖地看起電影來。
熒幕上鼻青臉腫的陳之行窩在靠背上,“比武的秘訣是頭不動,人的頭快不過人的手,腕子細脖子粗,你說手轉的快還是頭轉的快。”
徐皓風的風格和墨鏡王有些類似,同樣是裝逼的臺詞和略顯昏暗的配色,突出的就是一個質感。
就算再不喜歡,也能用逼格兩字完美適配上。
配合著簡潔明快的打鬥,旁白聲音響起,碩大的師父二字才緩緩映上熒幕。
效果很不錯,徐皓風運用倒序的方法先聲奪人。
沒有率先介紹故事的起因,而是運用自述式的鏡頭角度抓住了觀眾的視線。
直到片頭升起,剛剛的騷動也漸漸停息。
觀眾席上的陳之行不自覺的抱起雙臂,這已經是他劇中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了。
看自己拍的電影實在是一種奇妙的體驗,這和電視劇不同。
而且切換了視角,他拍攝時想不通的點也一一印證清楚。
徐皓風不愧是武俠小說作家出身,深諳古系文學風格臺詞的晦澀琢磨。
每一句臺詞中都好似飽含著深意一般,觀眾還在琢磨著上一句,下一句便已經紛至而來。
這一段段紛至沓來,時間到了十分鐘,剛剛好將故事的背景全數交代完。
觀眾的注意力也全盤被徐皓風吸引。
他的方式十分巧妙,率先將陳之行這個點拋了出來,就埋下了諸多伏筆。
這個角色如何搭上主線,陳識到底能不能成功建立武館?
故事緩緩推進,耿良辰終於登場。
陳之行坐直身子,提起精神。
“比拳沒意思,要比就比刀子。”
他說的有多狠,等會打起來就有多慘,如同耍猴一樣的對戰下來,耿良辰一敗塗地。
說實話,他這個角色有些混蛋。
和拍攝的時候不同,鏡頭不僅會將人身上的特點放大,就連表演的態度也同樣會放大。
聽從著宋嘉和廖梵兩位老前輩的規勸,他表演時已經十分克制,但是真到了呈現時,他表現的還是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