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行和廖梵倆人開拍之前尋思的挺好,也信了徐皓風的鬼話,估摸著就算練不好還有替身上陣,心裡還能有個底。
但是他們忘了做市場調研,徐皓風根本不用替身。
老話說“文戲要上床,武戲要上房”,他都來了個淺嘗輒止。
不用威亞,不用替身,講得就是個硬派。
以至於看著廖梵助理心疼的給他抹藥,陳之行心中不免升起幾絲兔死狐悲的感覺。
“給我抹藥,你齜牙咧嘴的幹什麼?”
廖梵看著陳之行的模樣,不由得有些好笑。
“現在是你,馬上也就快到我了。”
陳之行早沒看出來徐皓風是個笑面虎,沒拍戲的時候怎麼說怎麼好,拍上了就跟周扒皮一個樣。
但是不得不說,徐皓風是真的有點東西,而且還不少。
他二姥爺李仲軒江湖名號“二先生”,師從形意大師“賽白猿”唐維祿。
徐皓風不單單是個武學熱愛者,還是正經的嫡系形意拳傳承。
由他親身上陣示範,陳之行和廖梵兩人也沒什麼怨言。
......
“這一段你們兩個的動作要快,乾淨利落。”
終於到了陳之行的一場,和他演對手戲的是京劇裘派的嫡系傳人裘既榮。
徐皓風覺得:習武難勤,奔波生計或受窘人事,練習不夠,肌肉掌控能力,武人不如舞人。武打明星已後繼無人,向舞蹈界選材,是個思路。
於是他挑選了幾個華夏好舞蹈的熟面孔來客串。
之前的李柏和現在的裘既榮都是在這檔舞蹈類節目上走紅。
相比於李柏刻意展現出的拙劣,裘既榮的架子倒是相當好看。
畢竟如今功夫電影的先驅者,七小福的成員也都是從京劇一脈中扭轉而來的。
相比於學了一個月的陳之行,他練習的時間數以倍計。
“挾刀揉手,你們知道麼?”
兩人都搖了搖頭。
徐皓風解釋道:“就是你們的對壘中要展現出規矩,點到為止,這場戲也就二十多秒,記著個規矩就行。”
他老點著這規矩二字,倒是讓陳之行心中琢磨起來。
演員在演戲的時候不只是做應用題,更是在做閱讀理解,要嘗試理解劇本和人物背後的寓意。
整部片子他都在講著規矩和打破規矩。
腳行的規矩,師徒的規矩,武行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