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行的演技怎樣自己清楚,在這一行沉浸了三年,而且算是在演技的最高殿堂人藝中打磨演技。
但是哪又怎麼樣呢?
人藝的大咖太多了,就算你再天賦異稟,面對那些成名的老前輩也只能當個備選三號。
備選三號,大部分時間相當於一個沒有座的觀眾席。
陳之行就算下藥,也不保證能把所有的競爭對手都送到醫院裡去。
更何況陳之行的天賦也不怎麼樣,他能有現在這種境界已經是勤能補拙了。
按照馮遠錚的話來說,你現在能接下所有影視劇的主演。
這可不是誇獎,畢竟在他眼裡,話劇主演大於備選,大於電影主演,大於他這個備選三號,大於影視劇主演。
至於那些影視劇中演技都顯尬的,在他眼裡連演員都稱不上。
正是因為有著這種自知之明,陳之行才會花十八萬找個老師。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種自知之明,他才會想順著流量時代的來臨甘當排頭兵。
這兩者並不衝突,因為至少現在這個時間點,他的演技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陳之行是個俗人,沒啥高尚的情操。
或者說,又有誰不是俗人呢。
他進入這一行的理由十分簡單,來錢快。
都說現在國內的影視市場是賣方市場,陳之行覺得一點都沒有說錯。
熒幕上放什麼不是觀眾想看什麼,而是你能看什麼。
以至於像他這樣的歪瓜裂棗,若是沒有杜婕的背刺,也能憑藉《心理罪》這一部劇在這一行裡混的風生水起。
他現在是一邊怒斥恨其不爭,一邊準備喜滋滋的賺錢。
沒辦法,這個市場環境簡直是他這種混子的天堂,再往前倒十年,他那《心理罪》一上映估計就會被噴個狗血淋頭。
古早時候的觀眾可沒有現在的包容性,他們是真罵你。
當初挖掘機演諸葛亮的時候,觀眾直接給廣電寫信抵制。
現在觀眾在網上不痛不癢的罵兩句,著實沒什麼殺傷力。
這種背景下,只要你長得帥,傻子都能捧上天。
並且,四大三小的橫空出世,標誌著國內已經開啟了流量的鼎盛時代。
這是最壞的時代,但也是最能賺錢的時代。
陳之行有些急功近利。
沒辦法,他已經從那個夢境中看到了流量時代的謝幕將近。
陳之行從不羞於袒露自己是個俗人的事實。
有人日薪207萬,咱們再不濟咱賺個零頭,日薪7萬,那月薪就是210萬,年薪2500萬。
混個四年完成一個小目標,然後隨著流量時代一起謝幕。
“你就這點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