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這還只是開始,接下來,秦沛一手持針器,一手血管鉗,忽而又換成手術刀,忽而接過引導針,短短的時間裡,器械頻繁更換了不知道多少次。
操作也是同樣的繁雜,只見他一邊縫合,一邊結紮,一會兒又切開,一會兒卻改成穿刺,足足五六種操作迴圈往來,忙得不亦樂乎。
眾人看得有點暈,你就不能好好地先完成其中一項嗎?
你換來換去不嫌麻煩,我們看都看糊塗了。
何況這不是會耽擱時間,使病人遭受更多打擊?
你口口聲聲掛在嘴上的恩師王磊,被你吹得天上少有,地上無雙,難道也是這麼做手術的嗎?
其中少數水平高的,看了一會以後,卻隱隱懂了幾分。
主持人就驚喜地叫道:“我懂了。”
你懂甚麼了就懂?
“這是全新的手術理念,我覺得可以叫做‘整體、有機、生態’理念。”
噗,漢斯身側有人失笑。
不僅是他,整個會場到處響起失笑的聲音,有脾氣急躁的還大聲叫道:“原來Z國人做的不是手術,而是綠色環保有機蔬菜。”
主持人正色道:“各位同仁,我聽過一句話:當你嘲笑世界的時候,世界正在無視你、拋棄你。”
“手術為什麼不能有機生態?”
“你們看秦醫生遊離和切開膽管的方式,如此大費周章,分明就是在保留血管網——保證膽管血供不是有機,不是生態?”
許多人的笑意凝固在臉上。
這種手術,取石是關鍵、保證通暢是關鍵、方便吻合是關鍵,所以一直以來,他們都是首先考慮大面積切開、大面積遊離。
至於血供,只要保證3點、9點兩個方位的主要動脈不被切斷就行了。
雖然還有其他的小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網,但說實話,誰能管得了那麼多?
既要手術做得快,還要保證取石等關鍵,已經很難為人了,再要保證血管網安全的話……
呵呵,你當醫生是神仙嗎?
可事實就擺在面前,這個Z國醫生正在向神仙手術發起衝擊。
這種衝擊,切一小段膽管時還不明顯,現在切了這麼多,確實很像是為了保留血管網而做的努力。
但這是何等難度?
他能成功嗎?
被主持人點醒後,眾人心裡的疑竇反而更深了。
主持人接著說道:“他頻繁更換器械、更換操作順序,就是整體觀念的體現。”
“我們縫扎完畢就剪除縫線了,他為什麼保留?這就是為了方便後一步的操作而準備的。”
“如果做縫扎就一口氣做完,直接剪線了事,後面做其他操作時,還能象他這樣輕鬆無損地提起膽管嗎?”
“再比如頻繁穿刺引導,何嘗不是為了探明情況、更好地取出結石?”
“總之,他把切開、縫合、結紮、牽引、穿刺、引導整合到了一起,使得它們互相協助,而不是各自為戰,甚至互相妨礙。”
噝,貌似很有道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