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向螢幕,就見王磊在往左肺上靜脈插管,那個老外助手在往股動脈插管,而巡迴護士則在開啟複方林格氏液。
這一幕是如此的陌生,完全不知道他們在幹嘛。
無論老古董還是年輕人,全都沉默不語。
面對自己不懂的東西,聰明人都知道應該閉嘴。
負責解說的又是林思涵,她保持著一貫的高冷範,在最基礎的進胸階段幾乎沒說什麼話,這時終於開講。
“請大家注意側支迴圈,尤其是脊髓供血系統。”
鏡頭著重掃描主動脈附近的血管,它們明顯比普通人的粗,編織成一張網,四通八達,連線了各處需要供血的地方。
這就是代償性的側支迴圈——在主動脈不行了的情況下,這些小血管挺身而出,把自己變粗變強,以保證供血。
但是這張網有明顯的疏漏,比如供應脊髓的椎基底動脈頸升動脈肋間動脈腰動脈系統。
它們的口徑跟正常人相似,完全沒有明顯的代償性增粗。
這就是側支迴圈發育不良。
除此之外,一些供應腹腔臟器的血管也沒有明顯增粗。
“大家都知道,術中最容易發生的併發症,就是脊髓缺血。”
“而這位患者的側支迴圈明顯發育不良,則脊髓缺血壞死導致截癱的機率大幅上升。”
“截癱是不可接受的,我們應該怎麼辦?”
林思涵妙目流轉,凝注鏡頭。
面對她拷問的目光,眾人竟有些不敢直視。
因為心虛。
這能怎麼辦?
涼拌!
就象漢斯回答王磊提問時所說的一樣,首先靠基本功,爭取以最快速度做完手術,減少脊髓缺血的時間,就可以降低截癱機率。
其次靠運氣,人體奧妙無窮,同樣的情況,有的人癱了,有的人就活蹦亂跳,醫生也解釋不清其中原因。
林思涵根本不指望有人能回答,接著說道:“有人或許看過之前的一型TAAA手術,同樣是面對脊髓缺血的危險,我們選擇了腦脊液引流減壓術。”
幾處示教點內,不少人頓時眉飛色舞。
這個貌似簡簡單單的減壓術,實在是太精彩、太富有想象力了,哪怕已經過去幾天,他們仍無法抑制興奮之情。
“但是兩臺手術導致脊髓缺血的原因並不完全一樣,所以顯然不能照搬減壓術。”
“另外,那臺TAAA手術只需要考慮脊髓問題,這一臺卻需要兼顧全身臟器。”
“怎麼辦?”
林思涵將鏡頭掃過左肺上靜脈和股動脈的兩根插管。
“這,就是王老師給出的答案——左心轉流術。”
“左心轉流?”
“左心轉流!”
短暫的寂靜後,好些心外科醫生髮出驚歎。
他們看懂了這個術式的原理——繞過主動脈,臨時搭建一條類似於主動脈作用的通路。
同樣拿河流作比喻的話,就是王磊施工隊準備讓主河道(主動脈)斷流,便於疏浚和拓寬河道。
但是斷流後,下游的人們可能會渴死,這不可接受。
在以前,別的施工隊就一招:大幹快上,爭取在渴死前完成施工,重新開放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