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乾脆問王磊:“你是怎麼判斷有闌尾炎的?明明直接徵象、間接徵象都沒有。”
王磊答道:“我是根據臨床判斷的。”
三人聞言都有點失望。
所謂臨床判斷,就是醫生靠自己的問診查體來判斷,不依賴輔助檢查。
這沒毛病,臨床醫生的吃飯本事。
顧名思義,輔助檢查就是打輔助的,必須是臨床醫生來做最後診斷。
但我們本來還以為跟剛才的積液一樣,你在CT上也有獨到見解的。
何況闌尾有炎症後,必然增粗變大,從而在CT上顯影。
但現在根本看不到闌尾,你卻非說是闌尾炎穿孔,這實在是很難讓人信服。
蘇新月也求知慾強烈地看著王磊,這個病例太奇怪了,光是CT解讀就一波三折,讓她極度好奇。
王磊解答道:“這個病人才十幾歲,又長得很瘦,這樣的人往往闌尾也比較細長,不易在CT顯影。”
眾人點頭,闌尾跟體型雖然不都是成正比,但至少大部分人是這樣。
“同樣,她的腹腔內脂肪也少,從而缺乏比襯,會導致誤讀。”
這是影像學知識,三人一激靈,彷彿懂了。
“而且她之前一直在診所輸液,雖然沒有病歷,但診所嘛,肯定會用大劑量強力抗生素,所以闌尾的炎症得到一定控制,沒有明顯腫脹。”
“原來如此!”
“學到了!”
“王磊你真te麼的厲害!”
三人佩服不已,又說了遍群口相聲。
說完之後,轉而看向打電話的同事。
但他的表情很是不悅,看起來交流得並不順利。
說了幾句後,他憤憤地掛掉電話:“太自以為是了,他以為自己是影像學權威?”
蘇新月又擔心起來:“那怎麼辦?”
“沒事,請我們主任跟他說話。”
四人說幹就幹,馬上去請來二班主任湯國信。
主任水平果然高得多,四人指著螢幕稍加解釋,他馬上就看明白了。
聽說賀主任要按照腸壞死手術,湯國信頓時急了,這不製造醫療事故嗎?
他掏出手機,一邊給賀主任打電話,一邊直接趕往急診手術室。
王磊跟著過去,還沒到手術室門口,就聽見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轉過彎去,王磊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