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消化內科門診,王磊找到分診護士。
“今天發熱的人多嗎?”
“多。我還正納悶呢。”
“拉肚子的人呢?”
“也多。不過沒發熱增加得這麼明顯。”
王磊微吸一口冷氣,越發象了。
但是仍然沒有任何依據。
這種事,別說一點證據都沒有了,就算有證據,不夠充分不夠確鑿的話,也不能隨便下結論。
回到自己的診室,又看了幾個病人後,先前出去做檢查的發熱病人陸續回到診室。
拿起小血單子一看,果然白細胞沒什麼變化。
白細胞檢查是很有價值的。
細菌感染的話,絕大部分人的白細胞會升高。
而傷寒比較特殊,雖然也是細菌感染,白細胞卻不會升高。
這是傷寒區別於其他細菌感染的有力證據。
但是問題來了。
如果不是細菌感染呢?
白細胞也不會升高。
所以這仍然不能作為證據。
王磊讓病人掀起衣服,檢查胸腹和肩背部有沒有玫瑰——
玫瑰疹,傷寒的特徵性證據之一。
毫無意外,一個都沒有發現。
玫瑰疹本來就不容易被發現,近30年來,傷寒越來越不典型,就更不容易找到玫瑰疹了。
王磊沒有氣餒,又讓病人伸出手,自己伸出三指,放在病人的寸關尺上。
沒錯,西醫有時也需要搭脈,尤其傷寒,搭脈能發現另一個特徵性的證據——相對緩脈。
一般來說,發熱會導致心跳加快。
但傷寒病人不會,尤其典型傷寒,由於副交感神經興奮,脈搏會相對緩慢,叫做相對緩脈。
很遺憾,仍然沒有發現。
王磊不由對自己的想法產生了懷疑。
一個有力證據都沒找到,難道真的不是傷寒?
他在這檢查半天,查完既不下診斷開藥,也不讓人走,幾個發熱病人都有點不耐煩了。
高中女生的媽媽說道:“醫生,到底是什麼病?”
王磊答道:“需要進一步檢查。”
聽到檢查二字,大傢伙更煩了。
“不就是肚子痛嗎?還要查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