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航行依舊繼續,五人對於接下來的見聞還是很期待的。
一個月後,再也沒遇見大一點的島嶼。
小一點的島嶼倒是有,面積不會超過十平方公里。
十平方公里對於這太荒星來說,實在是有點微不足道了。
接下來的好幾天,都沒有遇見島嶼,這讓海上生活顯得過於無聊。
翻開漫畫,白小杰發現,弟子們按部就班,倒也沒什麼特別驚喜的地方。
後續章節有點流水賬那麼個意思。
每天相同的生活,就和流水線上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弟子們又遇到了一批天賦不錯的學生。
假以時日,這太荒星將是他們的天下。
楚長歌在對於動物學充分研究的時候,發現了一座巨大的石像。
這座石像位於原始森林當中,原始森林是深居簡出動物出沒的天堂。
為了研究動物,楚長歌義無反顧的進來。
來到森林深處的時候,楚長歌發現了一座被藤蔓掩蓋的巨大石像。
白小杰看到這裡,一下子來了興趣。
說不定這裡是一個魔境,令人著迷的地方。
楚長歌在石像周圍轉來轉去,不管怎麼看這石像都不像是人。
這石像連毛髮都塑造的無可挑剔,這毛髮與耳朵,分明就是一隻巨大的狗狗。
楚長歌開口:“原來是圖騰崇拜啊,依據師尊講述,圖騰崇拜就是……”
圖騰崇拜是指關於人與某一圖騰有親緣關係的信仰。約與氏族公社同時產生。首先在北美因第安銀中發現,後在許多原始部落發現類似現象。主要見於兼營農獵的混合經濟社會或狩獵社會。圖騰是原始社會中作為種族或氏族血統的標誌並當作祖先來崇拜的某種動物、植物或其他物件。
圖騰崇拜並非宗教,但多少含有宗教因素。主要特點:(1)認為圖騰是祖先、保護者、親人,有超人的能力,因而人們崇拜它,甚至畏懼它;(2)不得屠殺、食用或接觸圖騰所代表的動物、植物或其他物種;(3)舉行崇拜圖騰的儀式,是原始公社教育的內容之一。
圖騰崇拜是將某種動物或植物等特定物體視作與本氏族有親屬或其他特殊關係的崇拜行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原始人相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有親屬或其他特殊關係,一般以動物居多,作為氏族圖騰的動物《列子·黃帝》曰:“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即是該氏族的神聖標誌,照列為該全族之忌物,除特殊需要外禁殺禁食;且舉行崇拜儀式,以促其繁衍。
楚長歌瞭然,雖然狗作為圖騰崇拜還真的是第一次看見。
但是呢,楚長歌還是很有興趣研究一下的。
交代跟隨的動物們原地休息,楚長歌一個人深入到狗像後方。
後面依舊出現了狗雕像,看得出來無一例外雕刻的都是狗男人。
對於這些,楚長歌還是可以理解的。
隨著深入,楚長歌發現,這裡已經到達一座山的山腳下。
山腳下還有人工開鑿的洞穴,楚長歌心裡想,這或許就是師尊提到過的隧道。
因為雖然足夠黑暗,但是可以依稀看到隧道盡頭有一絲絲亮光。
穿過隧道,又到達隧道,連續穿過十多個隧道,才算是走到盡頭。
農耕梯田已經荒廢,上面長滿了雜草。
穿過田地,灌溉田地的水車也已經失去了作用。
水車,灌溉工具,是古代種花勞動人民,充分利用水力發展出來的一種運轉機械。根據文獻記載,水車大約東漢時期出現。
水車作為種花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創造力,見證了中國農業文明,為水利研究史提供了見證。水車的發明奠定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水車是一種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車也叫天車,車高10米多,由一根長5米,口徑0.5米的車軸支撐著24根木輻條,呈放射狀向四周展開。每根輻條的頂端都帶著一個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