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和大妞在一塊,睡得也是挺踏實的,什麼事情也沒發生。”
任楚無海開口:“好了,今天晚上你們四個住回來吧。”
“老師,如果那個東西再來咋麼辦?”
“對呀,老師那個東西回來了怎麼辦?”
任楚無海開口:“放心吧,我和韓老師一直都會在的。”
白天的時間,任楚無海翻閱小百科,看到一條類似的情況,開口說道:“三哥,你說會不會是這種情況?”
韓立開口:“邪祟上身,應該不是。”
韓立翻閱小百科,看到一種病症,開口說:“老四,你看是不是這種情況?”
任楚無海看了一下:“咦,看起來還真有點像呢,至於是不是今晚見分曉。”
夜晚時分,任楚無海與韓立蹲守在401棟4號宿舍門口。
半夜時分,聽到裡面的動靜,二人推開門而入。
照亮屋子,就看到一個女生在桌子邊吃著東西。
二丫開口:“小尹,你幹啥呢,人嚇人,嚇死人。”
大妞同樣開口:“就是。”
任楚無海問另外一個女生:“在被窩裡,聽到的是否是這個聲音?”
女生點點頭:“沒錯,就是這個聲音。”
大妞開口:“小尹這丫頭怎麼不搭理人?”
任楚無海開口:“好了,你們先睡吧,害你們睡不著覺的幕後黑手就是小尹。”
二丫開口:“啥,怎麼可能是二丫呢?”
任楚無海開口:“這是一種病,你們也不用太過於擔心。”
大妞開口:“會不會傳染啊?”
任楚無海翻個白眼:“不會,你們放心大膽的睡吧,不過你們不要打擾她。”
大妞開口:“好的老師,我們知道了。”
任楚無海與韓立離開,在路上,韓立開口:“還真的是夜遊症啊!”
任楚無海開口:“夢遊症俗稱“迷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來進行活動,而後又睡下,醒後對睡眠期間的活動一無所知。
夜遊症不是發生在夢中,而是發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階段,此階段集中於前半夜。
故夜遊症通常發生在入睡後的前23小時。夢遊症多發生在小兒期(6~12歲,可發生在兒童的任何時期,但以5~7歲為多見,持續數年,進入青春期後多能自行消失。
在小兒期,偶有夢遊症的比例為15%,頻繁發生的比率為1%~6%。男多於女。
同一家系內夢遊症發生率高,這說明夢遊症有一定遺傳性。夜驚發作多發生在入睡後半小時之內,最遲不超過2小時。”
韓立開口:“聽老四這麼一說,都這麼大了,這丫頭怎麼會犯病呢?”
任楚無海開口:“可能小的時候自動痊癒,有什麼事刺激了一下,又犯病了唄!”
韓立開口:“此病如何治療?”
任楚無海開口:“說白了,這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只要採用厭惡療法與精神宣洩法,這病完全不在話下。”
韓立開口:“這種療法還真是沒聽聞過呢!”
任楚無海開口:“師尊所在的地方,有一個歪國,而歪果仁馬克曾惡作劇式地對一個夢遊者說,只要在床前撒上一把圖釘,保準夢遊可治好。雖然此法具有傷害性而難以叫人接受,但它很合心理治療的原理。
治療夢遊症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仍是厭惡療法,只是施行的方式要溫和得多。
透過病因分析,已經知道夢遊多少是一種象徵性的願望補償,透過厭惡療法把夢遊者從夢中喊醒,打破了夢遊者的行為定勢,使這種下意識的行為達不到目的,那麼夢遊就會逐漸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