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一個又一個縫隙,直到這條路開始向著山體內部偏移。
一線天的地形,屬實是有點窄了。
兩人並行都勉勉強強的,一線天並沒有持續多久,豁然開朗。
石壁上的山洞錯落有致,從低到高非常有順序。
石壁呈橢圓形,而這片地形中間居然有一個深不見底的垂直⊥洞口。
山洞很多,白小杰隨意進入一個,這並不是出口。
洞穴黑黢黢的,打光照亮,曾幾何時這裡也居住過一群智慧生物。
科技發展水平很落後,停留在刀耕火種的石器時代。
簡易的工具,簡易的屋內陳設,簡易的床榻。
都在證明著,這裡的確是有人生活過的痕跡。
挨著牆壁,挨個察看,房屋結構大同小異,唯一的區別可能就在於,越到上面洞內陳設越多。
而勞動工具逐步減少,並且越往上走,洞口越少。
這說明什麼?那自然是……
那自然是說明這裡生活的居民,有著很強烈的等級制度。
越往上身份越高貴,所擁有的東西越多,越往上越不用幹活。
第一層大多是勞民,家裡沒有餘糧,吃不飽穿不暖。
第二層大多是貧民,稍微有一點餘糧,吃丁點飽穿丁點暖。
第三層大多是中民,餘糧比貧民級別多一些,吃三分飽穿三分暖。
第四層大多是富民,餘糧中民級別多一些,吃半飽穿半暖。
第五層寥寥十人,大多是小地主,餘糧比富民多不了多少,吃飽喝足不成問題。
第六層寥寥三人,這就是大地主了,不僅吃飽喝足,穿暖,餘糧更是夠支撐半年的。
第七層只有一人為尊,這就是地主王了,不僅吃飽喝足,還有餘糧養三妻四妾了。
這地方居然還是金字塔階層,將所有洞府檢查完畢,已經天黑了。
人口還是挺多的,最起碼萬人。
在山洞進行穴居,殘留的工具證明,這是屬於太荒星石器時代的遺蹟。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層洞穴其中一間,石床上居然有很有意思的痕跡。
檢查完事以後,來到中間垂直洞口,直徑大約十米左右。
大喊了一聲:“喂~出來”
裡面沒回應,撬下來一塊大石頭丟了下去。
“咻”一聲,掉落。
聲音越來越小,直到聽不到。
沒傳來大石頭墜落砸地,再翻滾兩下發出的聲音。
說明這個洞口,很深很深。
黝黑的洞口,看不見的黑暗,如那吞噬一切的怪獸。
讓人望而生畏,甚至於滋生恐懼。
單手觸控在洞口附近的地面上,奇特紋路經過長時間的侵蝕,保留下一些東西。
就比如說這紋路殘留的淡淡渣渣,已經發黑,所以原先這是個什麼玩意兒還真不好分辨。
石頭丟完了,結果沒得到,聲音喊出去了,也沒回個聲。
看來就是普普通通一個洞口,沒什麼好奇怪的。
隨便在一個山洞安頓,睡是睡不著了,閉目眼神打個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