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儀確實可以算得上是奇女子。
她是18世紀的中國民間數學家、天文學家、詩人。
儘管在國內名聲不顯,可牆內開花牆外香,她憑藉在天文學方面的成就,入選了後來世界最權威的科學學術期刊《自然》評選的“為科學發展奠定基礎的女性科學家”。
工詩詞、精算籌、通天文、善騎射、懂醫術,讀她的生平記錄就彷彿在看一本現代人寫的穿越。
同時涉獵大量古代流傳下來以及西方翻譯過來的自然科學著作,涉及天文、數學、氣象、地理、醫學等領域,可以稱得上是學貫中西。
為了證明地球是圓的。
她寫了《地圓說》。
還用自制的簡陋裝備給親友鄰居演示月食發生的原理:
這個實驗就是在屋樑上懸一盞燈做太陽,屋子裡圓形的桌面做地球,拿一面鏡子做月亮。
透過不斷地移動懸燈的高低、調整鏡子和桌面的距離,模擬太陽、地球、月亮三者位置變化,來解釋月食的形成。
並撰寫的《月食解》一文,精闢地闡述月食發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淺等知識。
然後有一班封建衛道士嘲笑她。
但是王貞儀沒有屈服,她據理駁斥,堅持為科學開闢道路。
在一首詩中寫道:“始信鬚眉等巾幗,誰言兒女不英雄……”
站在蘇羽的角度來看,王貞儀除了稱得上是奇女子之外,甚至還有可能是穿越者。
面對張琇瑩的問題,蘇羽搖搖頭,“不,你不是像,我認為你絕對能夠超越她,因為她所瞭解的是基於當時她所研究到的。
但現在你不一樣,你已經站在了無數人的肩膀之上,所以我才說你不像她而是超越她。”
認識這兩姐妹這麼久,蘇羽並不知道她們作詩的水平。
但物理學的研究,尤其是在電力這方面,她們絕對比科學院的不少科學家要強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要讓蘇羽去寫詩歌的話,他除了抄襲之外,他是百分百寫不出來。
“可是,我聽說在美國的女性是沒有什麼地位的,就像是在國內一樣,我擔心那些科學家不會讓我上臺。”
張琇瑩輕聲道,“少爺能讓我上臺去展示我的才學,秀瑩心裡很高興,但這樣一來,肯定會給少爺帶來麻煩,所以明天我就不去了。”
此時美國人的思想觀念正受到極大的衝擊,提倡的女性自立自主的女權主義運動正在興起,湧現出一大批為女性爭取權利的女性活動家。
這些女權主義的觀點是男女兩性應該平等,女性也能走上社會發揮自己的社會作用,也能獲得工作建立自己的事業,從而在精神和物質上都獲得獨立,進而實現自主自立和自強。
可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可能一下子轉變過來,傳統觀念也在頑強抵抗,美國正處於新舊交替的社會轉型期,女***意識還不夠強烈。
而且這些美國中產階級的理想婦女的形象應該是這樣的。
她是謙遜且順從的,在家庭藝術和禮儀方面都受過良好的教育,能夠全身心地支援丈夫的事業,毫無怨言,同時也是一個完美的妻子和母親,是所有人的榜樣。
她對外界不聞不問,而是將家庭視為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地。
她溫柔且端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