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採購的零件很多都不符合。
還需要自己再升級。
無奈之下,蘇羽只好招募人手將不符合要求的零件自行改造。
而斯坦福也安排5個人過來一起跟他學習。
正好可以將這些人當苦力使,不過也看得出來,斯坦福對於這個發電廠還是很上心。
所安排來學習的人,基本都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礎。
並不是一無所知。
這也正好可以讓蘇羽教得更快,要是從零開始學習,這會很麻煩,而且也很浪費他的時間。
將採購來的零件敲敲打打,各種手搓。
得益於此時的工業水平已經到達他的需求。
如果是在上個世紀想要發明一臺發電機,即便是知道理論,他也沒有辦法手搓出來。
因為整個工業環節都是相互配套的。
如此的忙碌了差不多兩個月。
水壩和發電廠已經建好。
因為斯坦福所選的位置極好,有一條早年就人工挖掘出來的水渠,再加上一個天然落差高達百米的天然斜坡。
只需要將這條水渠再重新挖深擴大,將水流量擴大之後,這裡斜坡處安裝上直徑兩米的鋼管。
不過這種超大型鋼管其實是由數塊彎曲的鋼板組成,儘管1836年英國已經有了擠壓法生產無縫鋼管的專利,但還是達不到由棒鋼直接生產無縫鋼管的工藝水平。
而且眾所周知,這種大型鋼管不能使用無縫鋼管,只能採用這種分塊組裝的鋼管。
這也是建立在美國已經完成大部分工業化的前提下。
要不然這一切都只是停留在幻想之中。
……
“輕點輕點,不要那麼大力。”
此時,蘇羽正在指揮人手將已經組裝好的發電機安裝到預定的孔內。
只要有錢,專門定製零件的組裝完全不是問題。
如果蘇羽也像斯坦福這麼有錢的話,他完全可以建立一家大型工廠,專門用來生產自己所構思的裝置。
只可惜,他沒有錢,本來還想著回孤松鎮給喬治等人生產小型發電機。
不過斯坦福並沒有讓他回去。
而是讓他將所需要採購的零件寫下來統一採購回來,然後在此地安裝在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