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功第一名:趙莽,咸陽趙家村,年十五,擔任‘什長’一職,斬首八十六級,其中包括了魏武卒千夫長。
備註——此人重傷昏迷之前,託付末將,要把他的功績分給那些,為他擋刀而死的秦軍士卒
“看樣子,我秦軍又要多出一名猛將了啊。”
“猛將?”
“一場戰役,直接斬首八十六級,此等勇猛之士,世間罕見。”
“真的假的?!”
“千真萬確,有百將蒙恬,以及許多秦軍將士可以作為見證,不僅如此,此人還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傢伙。”
蒙驁看著後面的那一條備註,不僅捋了捋自己的白鬚,說道。
在人人都渴望功勳的時候,此人卻願意將自己的功勳,分給那些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們,這種行為可是非常少見的。
對於他而言,或許少了一點功勳,讓加官進爵的速度變慢了一些。
不過,以這個趙莽的勇武,想要重新獲得這份功績,也並非多難的事情。
相反,因為這個‘義舉’,反而會讓他的名聲逐漸傳播開來,軍中的將士們恐怕都會對他抱有三分敬意。
對於有本事的人來講,功勳易有,名聲難得!
“既然如此,那就按他所言,陣亡的四十名秦軍將士,每個人分到一個人頭。”
“按照原來的功績,這個趙莽足以升任‘百將’,獲封‘大夫’的爵位。”
“既然如此,那隻能封他為‘屯長’,賞第四等的‘不更’了。”
“他麾下計程車卒,儘快為其補滿,不得有誤。”
“........”
到達了第四級的爵位——不更,那就代表著趙莽可以免除每年一個月的徭役。
當然,接下來的爵位升級,也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在秦軍中,一般情況下,一名普通士卒斬殺一人便可晉升一級爵位,當然必須是要同伍之人沒有人重傷、死亡的情況。
如果同伍之人有一人死亡、那就必須斬殺兩人才能進爵,有兩人死亡,那就必須殺三人,依次類推。
進爵成為一級公士或者二級上造後,便有機會成為伍長或者什長。
而伍長、什長立功之後便有機會提拔成為屯長、百將。
屯長、百將甚至更高軍職的將領戰功評定,則是和隊伍斬首數掛鉤。
如莽夫現在擔任的‘屯長’必須自身要有斬首數,且隊伍中必須除去自身死亡人數外,盈斬首十七人才能獲得進爵。
而大秦一共有二十級爵位: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士);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大夫);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大庶長(卿);關內侯、徹侯(侯)。
第四級的‘不更’,已經屬於士卒爵位中,最高的一個級別了!
“殺!殺!殺!”
趙莽猛地從擔架上坐起身來,氣勢洶洶的喊道。
不過,他很快就意識到自己並非在戰場之上,環顧四周的環境,這是一個搭建起來的臨時營帳。
環境挺簡陋的,不過倒也能夠遮風擋雨。
看了看自己的身體,此刻如同一個木乃伊一樣,到處綁著布條,上面還沾染著不少血跡。
“這裡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