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田地都已經分到了手裡,喬老三不是個懶漢,最晚明年,他們一家就能住上新房。
收回目光,招呼著:“過來吃飯了。”
納鞋的婆娘放下活計, 他兒子也跑了過來,一家人坐在一起,兩個大人魂不守舍,兒子倒是很開心。
“爹,娘,白米飯不香嗎?”七八歲的兒子有些疑惑, 在他記憶中, 白米飯只有過年才能吃一回,平時不是野菜就是稀粥, 慘的時候只能和白湯,肚子餓得想哭,但爹孃總是和他說要忍一忍,都是咱們的命。
可是現在,他已經連續好些天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聽爹孃和叔伯們說,都是明教的功勞。
他不清楚為什麼是明教的功勞,反正白米飯很好吃,天天都能吃上,真的太棒了!
“白米飯當然香,不過娃兒,以後就不知道能不能吃上了。”
孩子睜大眼:“為什麼?”
喬老三面帶憂慮,他雖然不懂太多,也知道這些救濟糧是明教啟用縣裡的庫存,不知道能夠支撐多久。
而且日本鬼子來了,明尊能不能守住, 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如果日寇進城,碗裡的米飯,分到的田地,心中的光明,一切都將化為泡影。
婦人安撫道:“明尊是神人,一定能打倒日本鬼子!”
孩子咧開了嘴,紅口黃牙裡,白嫩的米飯晶瑩剔透:“對對對,明尊是大神仙,誰都打不過他!”
喬老三注視著兒子,笑了笑,苦澀悲哀,又有些說不定道不明的忿色。
他一個佃農,竟然分到了田地,這對他來說,可以說是無法想象的事情,最開始那幾天,天天高興的上躥下跳。
此時此刻,想到日寇進城的後果,一種深藏的怒火驅使著他, 做了一個決定。
“你們娘倆吃著, 我出去一趟。”
婦人張開嘴:“老漢。”
“咱們也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啊。”
“小心點。”
“爹要去幹什麼?”喬老三出了門,孩子歪著腦袋,婦人摸著他的頭:“你爹要去做男子漢才能做的事情!”
孩子眼睛大亮,男子漢什麼的,最有意思了:“那我也要去!”
婦人摁住他,目露憐愛:“你還小,要多吃點飯,才能長成男子漢。”
孩子頓時勐扒兩口飯。
喬老三走過安靜的街道,日寇來犯,家家戶戶門庭緊閉,只是窗戶間,有一個又一個的人頭。
發現了他的身影,眼睛中並沒有疑惑,甚至帶著由衷的祝福,這讓喬老三有點納悶。
搖搖頭,話說以前鬼子在縣裡時,隔三差五就有禁令,不允許縣中百姓上街。
現在明教倒好,非常時期也沒見什麼禁令。
想到這裡,竟然把明教和鬼子作對比,喬老三扇了自己一巴掌。
很快,目的地到了,是基層的互助會,互助會的主任是受到百姓投票選出的長輩,喬老三敲了敲門。
“誰啊,進來?”
喬老三吃了一驚,這聲音不像主任,反而和他一位遠房堂兄比較接近些。
他推開門,竟有一大屋子人,錯愕不已:“平哥、大伯、述青、尹先生……你們,你們怎麼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