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馬車來到皇宮,馬車穿過午門,經過一座石橋,穿過太和門,來到太和殿前。
兩人走下馬車。
一位身穿青色長袍的太監遠遠看到軒轅櫻姬後,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迎了上來,“皇上已經等候公主多時,公主隨咱家,一同進入太和殿。”
軒轅櫻姬點了點頭,跟在太監身後。
三人順著漢白玉階梯,一路往上,當他們走進太和殿時,眼前一片金碧輝煌。
朝堂上文武百官有數百人,文官和武將分站在大殿左右兩側。
位於文官最前方的是一位身材略胖,穿著紅色官袍的老者,他雖然年近古稀,但面容清矍,臉上不苟言笑,散發著一股強悍的氣場。
站在武將最前方的是一位身材高大健碩的中年男子,他身披金鱗戰甲,腰間懸著一把鋒銳的長劍,整個人的背影堅韌如山,整個人的氣質就如一把出竅的利劍,殺氣滔天。
座在上首位置上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頭戴皇冠,腰纏玉帶,身姿挺拔,容貌儒雅中帶著一抹剛毅,神色平靜地坐在皇座上,身上自有一股無形的尊貴之氣。
中年男子神色平靜,淡淡開口,“再坐的諸位如何看待這門親事的?”
站在群臣右側,武將最前方的中年男子開口道,“我反對!這門親事明面上看似和親,實則是我們軒轅帝國在向南淵國示弱,而且我們不僅要將軒轅帝國的公主嫁過去,還要送上如此多的修煉資源,只會削弱軒轅帝國的國力,增強南淵國國力。一旦南淵國撕毀協定,對軒轅帝國出手,我們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宰相絲毫直接開口,“你反對,你憑什麼反對這門親事?難道我不知道與南淵國和親是在資敵嗎?但你有沒有想過,南淵國本就國力強大,一旦我們不同意這門親事,他們就有了對軒轅帝國出手的理由,到了那個時候,兩國相爭,只會讓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我們花費一些修煉資源和一位公主,就可以保軒轅帝國五年太平。只要我們利用這五年時間修養生息,未嘗不能讓國力變強,在五年後,也能夠擁有和南淵國一站之力。”
雖然朝臣中,大多數都知道和親之事會讓軒轅帝國國力大損,但他們在朝堂上混跡多年,自然知道,一旦反對婚事會帶來的後果。
除了宰相所說的會讓百姓流離失所外,更嚴重的便是,一旦開戰,他們這些大臣就會陷入一場未知勝負的戰局中,一旦大戰失敗,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修煉資源,還有身家性命。
這也是在南淵國皇子提出和親後,有如此多朝臣同意和親的主要原因。
雖然文臣武將在臺下早已吵的不可開交,但軒轅洛天絲毫不在意,並沒有立刻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任由兩方爭的面紅耳赤。
他會這樣做,自然是深諳帝王之道。朝堂之上,講求的是平衡,不論哪一方過於強勢,都會影響他對朝堂的掌控。
這次和親之事,雖然他也不想將軒轅櫻姬嫁到南淵國,但如此多的大臣反對,若是他一味堅持,那些大臣只會將他當做昏君,甚至有些持重老臣還會以死威脅,根本不容他反對。
老太監看了一眼軒轅洛天, “肅靜!”
朝堂再次安靜下來,軒轅洛天看到軒轅櫻姬過來後,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公主可願嫁給南淵國皇子?”
軒轅櫻姬搖了搖頭,“我是不會嫁給南淵國皇子的。”
一位身穿淡紫色莽袍,頭戴羽冠,腰纏白色玉帶,身姿挺拔的青年走了過來,臉上滿是戲謔之色, “好,很好!非常好!看來你們軒轅帝國已經決定拒絕這門親事,既然如此也沒什麼好說的,我這就回去,讓父皇釋出詔令,對軒轅帝國出手!”
他會這樣說,並不是要拒絕這門親事,而是要拿南淵國的實力來壓垮眾人。只要軒轅帝國的修士害怕南淵國出手,他就佔據高位,就可以多要一些修煉資源。
眾多朝臣看到這一幕,臉色猛地一變,他們也沒有想到南淵國的皇子會在這個時候踏入大殿,一個個臉色鐵青,非常不好看。
若是真讓軒轅櫻姬拒絕了這門親事,他們這些人還不待加入這場戰爭中。一旦戰敗,他們這些人極有可能身死。
大多數官員不光不由看向宰相,在他們看來,只要宰相開口,他們這些人就會極力促成這門親事。
文官上首位置的老者待在官場多年,自然看出這些人的心思,是想讓他帶頭促成這門親事。
但常年混跡官場,從皇上聽到群臣想要促成親事時,就不斷蹙眉,顯然是反對這門親事的。他現在要做的,雖然要傳達大多數官員的想法,但他絕不能是第一個站出來促成這門親事的。
畢竟,若是他帶著群臣促成這門親事,皇上雖然表面無法反對,但在這件事之後,必然會秋後算賬,找他麻煩。他自然不會自找不自在,他要等那些年老持重的言管傳達促成這門親事的意見。
這樣,即便事後皇上要拿拿人出氣,他也可以把那些言官拉出來,說出這些言官身上的罪責,好讓皇上將怨氣發洩到這些言官身上。
就在宰相作壁上觀時,言官中一位年老持重的重臣開口,“這並不是公主的真實想法,她只是在胡言亂語而已!我軒轅帝國還是同意和親的,你說是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