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河正在京城關注四合院改造的時候,內蒙的戈壁灘上傳來喜訊,吉光太陽能發電廠一期工程已經完工,開始併網發電了。
這件事還上了新聞聯播。
當然併網儀式胡星河並沒有參加,而是由電廠廠長主持的,到場的有能源部和電力部的有關領導,地方電力部門的領導和主管工業能源的領匯出席了儀式。
倒不是胡星河託大, 而是他秉持著幕後關注的原則,很少走到前臺來,如果他出現了反而讓人覺得奇怪。
吉光電力法人雖然是他,可是出面操辦事情的卻另有其人。
很多人都認為吉光的老闆很神秘,難得一見。
在吉光電力的辦公樓裡,胡星河坐在董事長的大班臺後,看著手裡的報紙, 上面是關於吉光電力的報道。
看了一會兒,他放下報紙, 皺了皺眉,拿起電話給新知網辦公室去了一個電話,他有些新的想法。
其實,現在中國的資訊傳播還是傳統的方式,網際網路資訊的普及率還非常低。
吉光電力現在已經開始發電了,能不能在新知網的首頁上做一個太陽能發電顯示器呢?
就是把實時的發電度數顯示出來,用這個來說明,吉光電力正在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著貢獻。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他就坐不住了。
新知網技術部的負責人趕了過來,他對胡星河的想法很支援。
“吉光按照廣告頂格付費。”胡星河一句話,就讓新知網的廣告收入增加了一大截。
吉光電力這樣的能源型企業在社會當中的存在感很低,打不打廣告都不會影響它的經濟效益。可是,在胡星河看來,社會效益更加重要。
如果能儘早的喚起人們對環保和清潔能源的重視,那麼未來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就會更快更強。
其實,從胡星河來到京城算起,每年四季的風沙越來越嚴重。當時, 有人建議建設西北防護林,來阻擋從蒙古高原上吹過來的大風。經過幾十年的植樹造林,在京城的北邊,建設了巨大的防風帶,近幾年,風沙是少了很多,可是這又帶來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隱患。
京城有了霧霾。
經過專家的研究,霧霾的形成與煤電企業和工業企業排放的粉塵和煙霧有關,還有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機動車排放也是形成的原因之一。
往年其實也有霧霾,可是會被蒙古高原的大風吹散,結果現在被防風林遮擋了,風力減弱,霧霾形成之後就在空氣中懸浮著,吹不走。
近年來,京城經常霧氣昭昭,太陽也看不見,得呼吸道疾病的人也逐漸的增多。
胡星河當然知道PM2.5啊,在前世他耳朵都聽出了繭子。
為此,他讓老王給四合院沿著院牆建一個可開合的玻璃頂棚, 天氣好的時候, 就把天窗都開啟,可以自由的呼吸新鮮空氣,要是有風沙和霧霾天氣,就把天窗關閉,透過新風系統進行空氣交換,用這樣的方式來保證空氣乾淨程度。
他這個想法一提出,老王就直咂舌。這得多大的代價?
誰讓胡家不差錢呢?
原本已經差不多要完工了,現在又增加了一項工程。
胡爸胡媽見胡星河這麼幹,倒也沒說什麼,兒子還是為了自己好,空氣好了身體自然就好,再說了,孫子孫女還小,這可關係到他們的成長。
於是老王採購來了新風系統,這可不是簡單的換氣系統,而是把空氣進行清潔過濾消毒之後再吹進密閉空間裡的一套裝置。
說起來,這樣的裝置國內還沒有,必須要進口。
按照胡星河的設計,這個工程完工之後,院落的室內溫度平均比室外要高四到六度。
這樣的保溫效果,對處於北方的京城來說,就有了實際意義,至少冬天不會太冷了。
這就相當於在四合院的上面建了一個玻璃大棚,冬暖夏涼,四季如春。
加上有了新風系統,空氣就會變好很多,平時也不耽誤呼吸新鮮的室外空氣。
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和除錯,玻璃大棚終於建造完成了,新風系統也安裝除錯完成。
今天,是試機的日子,胡星河把小姨一家和胡軍都喊來了,一起看看院子改造的成果,也算是個驗收儀式吧。
“開機!”
胡星河一聲令下,老王按下了開關。
整個四合院幾千平米上空的玻璃天窗沿著固定軌道緩緩的關閉,一會功夫,在場的人就感覺到了溫度開始上升了。
“開啟新風系統。”
老王按下了新風系統的開關,一陣輕微的響聲傳來,微風拂面,新鮮的空氣讓所有人都陶醉的深呼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