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什麼商機?”胡星河對李筱樺的商業嗅覺是非常認可的,幾次的轉型都是李筱樺的提議,而且都很成功。
“我因為生意的原因,去了幾次美洲,他們那有一種東西叫網際網路,這個東西你知道嗎?”李筱樺看著胡星河問。
胡星河一聽網際網路,一陣恍然。
他點點頭,說道:“知道啊。是由計算機連結起來的網路,相互之間可以訪問。”
“對對,就是這個意思。”李筱樺見胡星河知道,臉上泛起了興奮。
“國外的很多國家都在搞這個東西,咱們中國還沒開始搞,你覺得這個生意怎麼樣?!”
“這個生意當然好了。”胡星河能不知道網際網路未來的潛力嗎?他就是從那個時代穿越來的。
可作為這個時代的人,李筱樺能這麼早就嗅到了商業機會,這再次印證了他的看法,李筱樺是個了不得的商業天才。
此時的中國,“接軌”一詞成為中國社會的關鍵詞,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就開始了與國際社會全方位的接軌過程。
而網際網路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項。
網際網路始於1969年的米國,是米軍制定的協定,將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福斯坦大學研究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猶他州大學的四臺主要計算機連線起來,這個協定由劍橋大學執行,在1969年12月開始聯機。
1989年,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的英國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提出了一個分類網際網路資訊的協議,這個協議在1991年後被稱為World Wide Web,我們翻譯成全球資訊網。
就在1989年的8月,科學院成為了NCFC專案的建設單位。
這個專案的內容是主幹網,不包括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內部園區網路,其建設目的是在中關村地區建立一個示範性的超級計算中心,並用高速網路將該地區的科學院院網、京大校園網、菁華校園網與NCFC互聯,使該地區的科技網人員能使用高速網路並透過網路使用超級計算機資源。
科學院網、京大校園網、菁華校園網分別由三個單位各自出資、各自建設,國家對三個園區級網路行進資金補助。
在世界銀行、國家計委的支援下,該專案將完成NCFC主幹網和三個單位園區網路建設,覆蓋中關村地區附近的四十多個研究所,部屬和執行六十四億次浮點計算能力的超級計算機資源。
更大的一個成果是,中科院計算網路中心將開通到米國加州的64KBps的衛星專線。
如果開通,那麼將是我國與國際網際網路的全功能連線,全面開啟網際網路時代。
如今,這個專案還在施工當中,衛星專線也沒有開通,中國還處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前夜。
胡星河知道,這個主幹網要一年後才能建好,與國際互聯還要兩年時間。
“這是個好生意,我認為現在就介入時間上有點早,不過也不影響,先去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如果可能,我們可以先發展接入服務,然後再做內容提供商。”
“哎,星河你聽起來很在行啊,就按你說的辦。”
“瞭解一點,呵呵!”
胡星河知道,國際互聯現在做不到,可國內互聯還是可以的,至少可以做到城際互聯嘛。
倆人就網際網路的事聊了大半天,在胡星河這兒吃了晚飯,李筱樺才回去。
胡星河知道中國的網際網路元年是在九五年,這一年出現了網際網路的接入公司“瀛海威”,開啟了網際網路創業的篇章。
他還從沒想過要提前介入這個行業,先期的創業者大部分都成為了炮灰,他不想去當這個炮灰。
可是這次李筱樺的到來給他提了一個醒,自己和其他人一樣嗎?回想一下自己的優勢,他有科技公司,有電子公司,有計算機的製造優勢,還有很多的專利,只要網際網路普及開來,計算機自然而然的就會被普及。以前家用計算機的用處不大,就算你有錢能買得起,可是你拿來幹啥?不能上網,不能查資料,不能看美女看電影,只能打字做表格,就是個單機呀,如果自己用強大的資金實力,提前把國內網際網路搞起來,有沒有這個可能呢?
他皺著眉頭坐在沙發上愣愣的出神,高娜見他這樣,就調小電視機的聲音,關心的問:“怎麼了星河?李哥一走你就心不在焉的,是不是有事啊?!”
“啊?沒事。”胡星河對著高娜笑笑。
“你呀,肯定有事。”高娜溫柔一笑,雙手從身後伸了過來,輕柔的在他的額頭上揉了起來。
他把腦袋往高娜的身上一靠,閉上了眼睛。
此時他什麼都不想,只是靜靜的享受著媳婦兒的溫柔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