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冰的滿月酒剛過去沒幾天,國家就釋出了開發開放浦東的指示。
滬海又宣佈了浦東開發開放的三步規劃:第一步,“八五”期間,為起步階段;第二步,“九五”期間,為重點開發階段;第三步,2000年以後的二三十年或更長時間,為全面建設階段。透過浦東的建設和浦XC區的改造,滬海將成為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重要現代工業基地和金融、貿易、科技、文化、資訊中心。
整個浦東開發由三家公司來主導,他們分別是陸家嘴公司、金橋公司和外高橋公司。
這是滬海成立的三家國有公司,一切從零開始。
前世,胡星河是在滬海工作過一段時間的,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
為啥?就因為這個時候的浦東就是一個大農村,重要的是,隔著黃浦江,過江難,難過江,除了輪渡,沒有過江大橋。
外灘對岸的陸家嘴更是一片爛泥沼,這會兒說開發,連滬海人自己都不相信,哪來那麼多錢開發這片沒人去的地方啊?!
別人不知道浦東的未來,胡星河能不知道嗎?!
兒子滿月酒辦完,他也放下一件心事,在五月初,就登上了直飛滬海的飛機。
從虹橋機場出來,打了輛計程車,來到了外灘的十六鋪碼頭,這裡有輪渡,可以過江。
下了渡輪,在碼頭上打聽“陸家嘴公司怎麼走。”
“啥莫子?陸咖恩拱絲?”(什麼?陸家嘴公司?)
很多人都搖頭,他們根本就沒聽說過。
胡星河沒辦法,只得沿路往前走,邊走邊打聽,終於在一塊路牌邊上打聽到了陸家嘴開發公司。
他已經來到了招遠路上,在他對面是一家蘭州拉麵館,破破的小鋪,外頭有個破舊的雨棚,放著幾張簡陋的桌子板凳,七八個人在裡面擠著吃麵。
聽到胡星河在跟老闆打聽開發公司,有人從裡面走了出來。
“同志,您好,您要找陸家嘴開發公司嗎?”來人是個文質彬彬帶著眼睛的男人。
“是的,我找陸家嘴開發公司。”
“呵呵,同志是聽說浦東開發來的吧?”
“是啊,您是?”
“我是浦東開發辦政策研究室的。”
“哦,您好。”
“這段時間來找我們要地的人很多,我們正在研究國家給的相關政策和市裡的配套政策,這些政策還沒最後出臺,恐怕還得幾個月的時間。”
“您的意思是我來早了?”
“也不是,您支援浦東開發,我們歡迎,只是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再等等吧。”
“哦,謝謝您,請問您貴姓?”
“我姓王,王德安。”
“您好,您好。”
胡星河跟王德安握手問好,又相互交換了名片。
原來王德安是浦東開發辦公室政策研究室主任。
“胡總您是搞房地產開發的?”
“涉及到一些,在海南有些專案。”
“我們歡迎全國各地的企業來浦東搞開發,具體政策您還要再等等。”
“好,政策出來了我再來。”
這就是胡星河第一次到浦東的結果,可以說是無功而返。
自從和王德安有了聯絡,胡星河經常給他打電話,諮詢些浦東的政策。
胡星河回來沒幾天又爆出了重大新聞,拉脫維亞也脫離了蘇俄的掌控。
國內的氣氛顯得有點微妙,很多人都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