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丟指揮部裡的員工都要回地產公司捐款,然後匯總上交到科技公司。
第二天地產公司辦公室裡擠滿了人,今年他們的人數又增加了一些。
“胡總,這國庫券能捐嗎?”有一個職工調侃著問道。
要說這七八年來,國家發行了大量的國庫券,因為是定期的,還不能流通,也就是不能當錢使,很多人都不願意買。可是發行單位也有壓力,國家建設沒有資金,老百姓手裡都多少有點餘錢,要是能借給國家搞建設這不是挺好嗎?
主動買國庫券的少,各個單位都有任務,必須要完成,於是各種辦法都用上了。
最主要的辦法就是發工資的時候,根據工資的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直接發放部分國庫券。這樣幾年下來,誰家都攢著不少,這回要捐款了,就有人提出來捐點國庫券行不行的問題。
這肯定不行啊。
“同志們,工資高的就多捐點,工資少的就少捐點,不強求,全憑心意。”
“那行吧,大傢伙隨意啊!”
於是你一塊他兩塊的往上湊,財務室的記賬。胡星河一看,全公司攏共才捐了不到一百塊,這也太少了,還得再動員一下。
“同志們啊,咱們地產公司的工資可不低了,你們也真好意思,太少了,這樣,普通員工五塊,中層幹部十塊,我這樣的幹部二十,只能多不能少!”
說著話就拿出了二十塊,交給了財務。
有他打樣,大傢伙也不好說什麼,捐款這事雖說是量力而行,可也不能太不像話,否則讓人笑話,自己這組織能力也會讓人詬病。
這樣一搞,地產公司算是捐出了二百塊,也算不少了。
三天之後,李筱樺坐飛機回來了。
胡星河給他接風,兩人詳細談了捐款的事。
李筱樺也很長時間沒見著父母了,飯後就回了東華門。
胡星河則繼續回肖家河工地。
結果李筱樺回來的一個禮拜,就談妥了捐款的事。
組委會當然是非常高興。現在無論是亞運會的場館建設,還是亞運村的建設都缺錢。老百姓組織的捐款也不多,說杯水車薪也差不多。現在突然出現一個華僑,要捐款一億元,這是不是真的?
當李筱樺拿出國際承兌匯票的時候,組委會樂了。
相關的部委領導都非常高興,也都接見了這位華僑。
按照組委會原來的安排,所有捐款儀式要在九零年統一舉行,誰能想到李筱樺現在就給錢,組委會是相當的高興。
為了發揮出本次捐款的表率作用,八月十五號這天,組委會在大會堂舉行了一個簡單而又隆重的捐款儀式。
現場的國內外主流媒體雲集,這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要捐這麼大一筆捐款,尤其是華僑捐款,這一事件成為了新聞熱點,廣播電視報紙長篇累牘的報道。
一夜之間,李筱樺豪擲一億的壯舉,讓他成為了新聞人物,也成為京城的名人。
當電視新聞裡播出“香江青年實業家李筱樺為亞運會捐款一億元”訊息的時候,李筱樺的父母仍住在京城東華門一條衚衕的簡陋平房裡,看著電視上的兒子,老人激動的熱淚盈眶。
組委會領導激動的握著他的手說:“李筱樺先生,您是愛國的。”
李筱樺說:“無論到哪兒,咱都是京城人!”
胡星河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李筱樺在這種場合侃侃而談,一派愛國華僑的樣子,不由得笑了起來。
從此之後,李筱樺就會成為京城的座上賓,希望他以後的生意能更順利一些,自己也能跟著賺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