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家屬樓 (第1/2頁)

老羅把胡星河調回來,是因為學校要建設家屬樓了。原本是學校總務處的基建科負責的業務,校長看到這幾年科技公司發展的蒸蒸日上,無論是主業上,還是外貿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就和老羅商量,讓科技公司投錢給學校建設一批家屬樓,當然土地學校出,建設經費科技公司出,分配的時候,科技公司有優先權。

原本科技公司就是學校的企業,建立的初衷也是為學校勤工儉學,為了創收。如今領導要求建房,自己能不同意嗎?

這事,他找胡星河商量怎麼辦,胡星河當然是讓他答應了,於是京大科技地產公司就產生了。

當初,京城大學和科學院、菁華大學劃分過校區,如今學校在發展,教職工家屬也越來越多,住房問題很突出。

學校原本的意思是在校區內劃分一塊地皮來建設家屬樓,可在胡星河看來,這也太小家子氣了,建設家屬樓原來是需要財政撥款的,可現在有了京大科技公司,就能自籌資金了,不需要國家撥款,那向國家要塊地總可以吧?!

於是,老羅和胡星河就再次找領導商量,既然自籌資金,能不能找政府批塊地,專門解決教職工的住房問題。

經過幾人的分析,在地圖上胡星河就指出,緊挨著京大的圓明園北側,有一大片的村莊,能不能在這裡建設家屬樓,主要原因是其他方向上基本沒有合適的土地了,只有這裡離學校近,還有空地可用。按照胡星河的觀點就是現在學校不佔地就會被別人佔去,到時候想建都沒地方了。

這裡是哪呀?就是圓明園護軍八旗之一的正黃旗營房所在,肖家河村。

這裡是一片的平房,近年來聚集了一些外地人,在這裡租住。

肖家河村原本就是個小村子,與圓明園之間隔著一條小清河,在清河的北岸。

只要當地政府同意,妥善安置這些村民,就可以在這裡建設家屬樓了。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肖家河村的北側是農大,要是他們反應過來提前佔了地,到時候哭都來不及。

老羅和校領導一聽這話,在地圖上一撒嘛,發現還真是這個情況。那還說啥,趕緊申請吧。

為了能過申請關,胡星河親自執筆,寫了一份申請報告。

在報告裡,他對肖家河地區進行的整體的規劃,要把這裡建設成為京城大學的教職工生活區,同時在此處建設完整的生活設施,商場、超市、飯店、菜市場、學校、醫院、警務、消防,全都免費建設,就連社群管理用房都提供,讓當地政府來管理。

這個地區共建設板式住宅樓100棟,可居住五萬到六萬人,解決當地就業人口五千餘人。

這個報告一提交,老羅都很吃驚。

對於學校用不完的土地怎麼安置,胡星河建議讓其他學校來建,實在不行,就我們學校自己建,然後在適當的時機市場化。

對於市場化的話頭,沒人來接,現在都還是住房分配製度,誰會來買房啊?就是想買也得有那個錢不是。

對於京城大學提交的這個申請,京城各級政府都很重視,尤其是京大所在地的海淀鎮政府,更是積極響應。

經過幾輪的商討,同意從肖家河村劃撥出一塊土地,給京城大學用於住宅樓的建設。

此時的佔地還沒有拆遷賠償的說法,也就意思一下就行了,不像九十年代開始的拆遷補償,一年比一年高,也變相的催生出了高房價來。

在燕北園的這個方向上,隔著小清河,給京大劃出了一大片土地。東起圓明園西路沿清河一直往西一萬六千米,一直到京密引水渠,往北有五百米這個區間,就是海淀批給的土地,還剩下的部分留作了不時之需。

京大還有啥說的,能給就不錯了。

這是被他們的報告給吸引了。

當地鎮政府對就業和拉動經濟的效果很期待。

京城建築設計院接下了勘探設計工作。

根據胡星河的設想,兩梯四戶,面南背北,南北通透的大平層,每戶的面積在120平方,三室兩廳兩衛一廚,層高二十層,地下車庫,車位按1:1配比。

在中心地帶建設學校、醫院、商場、超市和菜市場,還規劃了大量的底層商鋪。

這些設計完全是前世的設計,胡星河在這個時候就用上了,這樣的規劃比香江現在的規劃都完善的多。

設計院的專家對這樣的要求很吃驚,這也太高階了,這哪是什麼教工家屬樓啊,這比現在建設中的方莊小區還牛呢。

最新小說: 粵食記 催淚系導演 悸動 我捱打就變強 分手後我成了前任的嬌軟白月光 塌房明星:我的老婆是影后 選秀爆火!頂流影帝竟是孩子他爸 覺醒戰神 紅唇藍唇 從琉璃廠開始 千亦有道 重生九零年代:打造超級財閥 華娛從模擬戀愛開始 請回答二零二零 瑩城第一校草:藍哥 制霸熱搜榜 蓋世神醫 模擬器:從影帝到娛樂圈大佬 重生:回到過去當醫聖 消費系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