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76運輸機(英文:Ilyushin IL76,俄文:ИльюшинаИл76,北約代號:Candid“耿直”),是蘇俄伊留申航空集團在七十年代設計製造的四發大型軍民兩用戰略運輸機。
伊爾76作為軍事運輸機研製專案於上世紀60年代末提出並開始設計,該機在外形和載重能力都超過美國C141重型運輸機,擁有航程遠、載重大、速度快等優點,彌補了當時蘇俄軍事空運能力的不足。
伊爾76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一款重型運輸機。至今以來已有超過38個國家使用過或正在使用伊爾76,共有超過850餘個營運者。
該機機載乘員5人。軍用型動力裝置為4臺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推力117.6千牛。翼展50.50米,機長46.59米,機高14.76米,最大有效載荷40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70000千克。實用升限15500米,最大平飛速度850千米/小時,最大巡航速度750千米/小時,最大載重航程5000千米。
可以在蘇俄境內多數機場裝置不全或設施簡單的機場起飛,同時適應蘇俄不同氣候,主要是要克服近極地地區(如:西伯利亞)的嚴寒氣候和高加索地區氣溫多變的環境。
第一架伊爾76原型機於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機場首次試飛,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屆巴黎國際航空博覽會上公開展出。1974年由蘇俄空軍航空運輸司令部進行驗收鑑定,認為飛機達到要求。試飛持續到1975年結束,爾後投入批次生產並交付部隊和民航。
這些資料是安德烈給的。前世,胡星河只是聽說過伊爾76,根本不瞭解這些。
如今這個俄奸給的資料比較詳細,就連機身的編號都告訴了胡星河。
這三架伊爾76是最早一批服役的軍用型,已經服役十年了,這三架都是參加了阿富汗戰爭的,被打得要報廢了,這才退役,飛機直接飛進了墳場塞什查軍用機場,停在了那裡。
機場在蘇俄的俄羅斯西南部布良斯克州,戒備森嚴,他們是怎麼弄出來的,胡星河不得而知,可是這裡邊一定牽扯太深,自己還是不知道的好。
拿到了伊爾76的資料,胡星河哪還有什麼其他的心思,讓李振祥和老爸自己在市場看看,他先回辦事處了。
柳玉兒見胡星河剛來市場就要走,不願意回去,就主動和胡茂華、李振祥一起逛。
“行,你們仨注意安全,我先回去。”
回到辦事處,胡星河關上辦公室的房門,給京城的老羅打了一個長途。
好在他的辦公室裡安裝了電話,也開通了長途,這是為了能及時和全國各地聯絡專門安裝的。
老羅接到電話有點奇怪,“星河,電腦這麼快就到貨了?”
“老師,還沒到呢,我是有事專門和您通的電話。”
“哦?什麼事,你說。”老羅一聽不是電腦的事,就放下心來。
前段時間,老關連唬帶蒙的和京大科技合作出口電腦,兩家這次電腦出口貨物就一起發的鐵路,菁華電腦兩千臺,京大電腦三千臺,湊齊了五千,發了兩個車皮,最快也得半個月才能到黑水。
“老師,我這邊有個新情況,蘇方的一個採購商,給了我一張換貨清單。”胡星河停了一下。
“嗯,怎麼呢?”老羅等著胡星河的下文。
“清單裡有飛機。”胡星河把“飛機”兩個字咬得很重。
“什麼?飛機?”老羅聽到飛機倆字,也吃了一驚。他是真不敢相信,這老毛子真是什麼都敢賣呀!
“對,飛機。”
“什麼飛機?”這飛機和飛機可不一樣,價值也就不同。
“伊爾76”胡星河反而平靜下來。
“伊爾76。什麼?伊爾76?!”老羅的語調驟然升高。
“你,你再說一遍?”老羅真不敢相信,他以為自己的耳朵聽差了,不由自主的重複一遍。
“伊爾76,三架。”
“這,是真的嗎?!”
“應該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