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莊工地的鋼筋現在也不需要天天進場了,這場地裡存貨就有兩萬噸了,夠他們用一陣子了。
香河木材廠的木材也不能再拉了,整個場地裡也是裝的滿滿的,現在運輸公司開始往京城運車,第四代伏爾加轎車。
現在我國的政策是私人不能購買汽車,也就是說,這些轎車運回來,只能賣給單位,而各單位買車要申請指標,也就是申請錢,沒錢怎麼買?
這會兒國家正是大搞建設的時候,很多單位的樓堂館所都給停了,怎麼會輕易的給你買車指標呢?
現在是八五年,改革開放了多年,外國遊客來京的越來越多,可是這交通狀況卻不是很好,京城計程車公司現在的車輛根本就沒辦法滿足這些遊客的需求。
大客車咱就不說了,和轎車不同。咱就說他們現在的小汽車,只有上海轎車、菲亞特轎車、華沙轎車這三種,再有就是吉普212和摩托車,這就是現在京城計程車公司的車輛。
他們急需要更新換代,可是錢呢?哪有錢來換車啊?
胡星河現在手裡有大量的伏爾加轎車,正是他們需要的。可還是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就是沒錢。
胡星河也找到了京城計程車公司,和他們進行了一次深談,然後讓領導參觀自己的座駕,讓他們上車試乘試駕,都對這車興趣很高。
胡星河得知他們沒有錢更新,於是給他們出了一個主意。車你們先拿去用,可以不付錢,只要後面掙了錢陸續付清就行。這就相當於胡星河把車搞了個分期付款。
因為計程車行業是一個壟斷的市場,只能他們幹,別人也幹不了,胡星河沒轍,只能出此下策,先把車賣出去再說。
計程車公司的領導們都認為這個方法可行,於是就簽訂了合同,每輛車按十萬元的價格賣給計程車公司,然後他們每年按照10%,分十年還完,現在連首付都不要了。當然,貨款是要付給京大科技的,外貿公司只是過海關和使用進口額度的時候用。
計程車公司認為自己佔了大便宜,先來一百輛。
很快一百輛轎車就到貨了,大街上就見到了第四代伏爾加轎車,這新車一換,效果立竿見影。
來京城的外國客人基本都是包車出行。
原來上海牌轎車包車25元,現在伏爾加轎車包車50元,直接上漲了一倍。
菲亞特、華沙都是20元,怎麼和伏爾加比呀?!不行,還得買!公司經理也算是有魄力的人了,於是再進一百輛。
兩百輛伏爾加轎車在京城跑,就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很多老百姓離老遠看到了就喊,“飛鹿來了!”伏爾加轎車的車標是一隻賓士的飛鹿,也有叫金鹿的。
沒過多長時間,計程車公司就又要增加車輛了,這麼大個京城,二百輛轎車夠什麼使的?再要五百臺,好嘛,這是嚐到甜頭了。
京城計程車公司的模式讓胡星河開啟了思路,自己想開計程車公司的願望暫時沒辦法實現,那就把車賣給他們吧,咱給他們辦個分期付款,這總行吧?!
胡星河就自己開著伏爾加去了十家莊、津海、濟南、南京,在這些經濟相對好的城市,和他們當地的計程車公司談車輛更新的問題,重點是他的分期付款太香了。
每個城市都按照一百輛簽訂的。
胡星河在前面開路,後面湯明祥就把轎車送到了。
在滬海和花城,他們可就不是一百兩百的量了,而是直接按千上。
這會兒的滬海還沒開發浦東,經濟還沒高速發展起來,他要的少點,才一千輛,可是花城就不一樣了,它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每年的廣交會都賺的盆滿缽滿的,計程車的更新換代早就提上了日程,他們已經在研究進口日本的車子了,這會兒胡星河突然帶著樣車來到了這裡,還帶來了分期付款的新穎模式,怎能不讓他們心動呢?
換!他們一次性換了五千輛。
一個月之後,花城的大街小巷就跑滿了伏爾加轎車。
深圳作為特區,雖然現在還在建設當中,可是不耽誤他們發展計程車行業呀,他們也要五千輛,反正是分期付款嘛!
胡星河從深圳就直接去了香江,搞了個計程車公司,先上一千輛伏爾加轎車,隸屬在胡弗公司名下。
他還沒回到京城呢,其他城市的計程車經理們都跑到了京城,直接找到了外貿總公司,就找第三業務部的胡經理,聯絡買車的事。
老肖一聽他們要買車,心裡很高興,帶著這些人去了公司的倉庫,也看了車,可是再一談付款的方式就不對頭了。
“不對呀,我聽說是分期付款哪,怎麼您這兒不是呀?!”
“什麼分期付款,沒有的事,一手錢一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