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門墩一對,前出三級如意踏。
進門之後,一座磚砌一字影壁擋在眼前,西側有一座屏門。穿過屏門進到了一進院裡,倒座房五間,過壟脊,合瓦屋面,門窗完好,就是油漆脫落了些,有些斑駁。
一進院的西側加蓋了兩間廚房。
北側二門竟然是蠻子門的形制,二門兩側是看面牆,牆芯是花卉磚雕。
拾階而上,穿過二門,進入了二進院。
正房三間,前後廊,披水排山脊,合瓦屋面,東西耳房各二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前出廊。
院內由抄手遊廊連線,四角種有玉蘭樹兩株、石榴樹兩株。此時院裡尚有積雪,樹木枯枝虯結。
西耳房西側一間是剛剛打通的過道。
老頭指著過道說:“原來這三進院和這兒院是連通的,就是這個過道。後來他們給堵上了,三進院就成了獨院了,大門重新開在後面的南官房衚衕,現在有單獨的門牌,南官房衚衕十二號。現在我收回來了,又把這個通道打通了,不過門牌號是變不了了。”
“嗯。”胡星河點點頭,跟著老頭往裡走。
這後院有正房三間,前出廊,東耳房一間,西耳房二間,東西廂房各二間。
在西耳房外開有半間窄大門。
兩人開啟大門,走上了南官房衚衕,回頭看看大門,這個窄大門也是清水脊,合瓦屋面,兩枚門簪,像模像樣的。
“我這房有兩個房本,一個是前海北沿十四號,就是一進院和二進院。另一個就是這三進院了,沒辦法,現在是兩門牌,也就得兩房本了。不過這不影響買賣和居住。”老頭邊說邊帶著胡星河進院。
“這院子總的東西二十五米,南北五十四米,總面積一千三百五十平方,攏共二十八間房。”老頭一邊絮叨著院子的資料,一邊帶著胡星河看看門窗,又走進房子裡,看看結構。
“大爺,您這房多少錢賣呀?”
“四萬,少了不考慮了。”老頭咂咂嘴,一臉的留戀和不捨。
“四萬。”胡星河點點頭,其實他知道在前海這片價格都差不多,再加上面積在那擺著呢,想少也不行啊。
“您的房本帶來了嗎?”
“在呢。”老頭摸出兩個小本本來。
胡星河挨個開啟,仔細的對照了一下圖紙,沒錯,就是這套院子的房本。
“那咱們去房管所?”
“啊?您這就買了?”老頭還沒見過辦事這麼痛快的呢!
“院子不錯,價錢也值,咱們就辦手續唄。”胡星河可沒時間和老頭瞎墨跡,看好了就直接下手。
老頭倒是猶豫了一下,是不是自己要價低了?這小子怎麼答應的這麼痛快呢?
胡星河一看就知道老頭有想法了,“大爺,實話告訴您吧,我就住在旁邊的十七號,這套院子是給我家裡人買的,離著近,您也別想著是不是要價低了,這可不低。我十七號比您這個還大呢!”
“哦,哦。那咱們走吧?”老頭一臉尷尬。
也就個把小時的功夫,胡星河手裡就拿著前海北沿十四號和南官房衚衕十二號的兩個房本走出了什剎海房管所。
老頭捂著兜子,一臉的笑容走了。
胡星河又走回了十四號,開門進院,仔細的欣賞起自己的房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