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
整整三天的時間,萬朋都泡在紫府書館之中。紫府書館,作為紫府官方最大的藏書機構,收錄內容之多,目錄編排之全,讓萬朋歎為觀止。雖然說,紫霄這個地方,對於靈力的修煉,應該是屬於剛剛起步的階段,但是對於其他各霄靈力的研究,卻是有一定的水平,這也是為什麼這裡出現了靈氣,就有人開始使用的原因之一。
翻閱這些書籍,給萬朋的感覺是,雖然像是陣法之類的內容還比較淺顯,但是用於在鞏固基礎上查缺補漏,卻是有益無弊。而更關鍵的,關於心刃,透過將百多本書的內容交匯理解,他終於理出了自己的理解脈路。
心刃,由器而生,由心而長,由意而使。一定意義上來說,心刃就是劍靈,是劍靈發展的一個形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心刃又不是劍靈,它是以劍靈為引子,融合了使用者本身的內心世界特點的一種新的武器。心刃與劍解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劍解,是使用者激發了武器之中的劍靈初級階段,而使武器進入了一種更微妙的狀態,增加了其威力,但是心刃則不同,它的威力,並不依賴於武器。
換句話說,除了有些心刃與劍解在外形上相似之外,二者之間,不會相互轉化。能夠劍解,不代表離心刃更近一步,不會劍解,也不代表不能修成心刃。
而心刃本身,也是有受傷一說。心刃若傷,其主必傷,二者統一在一起。如果一個人修習的心刃,是武器劍解類似的狀態,那麼如果這把武器在戰鬥之中折斷,他就必然重傷或死去。如果有的心刃,已經化形成人幫助戰鬥,那麼這個心刃的人一死,其主必死。而心刃的傷,只需要進行不同時間的修煉,便可以去除。
如此一來,心刃與劍靈之間,也還是有較大的不同。幸好,萬朋在幾本書上,發現了關於劍靈的記載。記載無一例外,都是修心刃者,出現了某些差錯,修成了劍靈,但是由於劍靈本身依賴的是靈氣靈力,在當時只有陰氣陽氣的紫霄,無法進一步成長,最終使這些人成為了戰鬥力低下的淘汰者。
不過,如果是在現在呢。
萬朋對所有書籍進行搜尋,有關於劍靈的,還有一本,卻是不知道何時著作的類似於故事的東西。其中記載的主人公,居然是一個玄霄修者,這讓萬朋有些意外。這個修者,也是一路坎坷,在金丹早期時領悟劍解,一度雄霸一方,但是到了金丹晚期,突遇勁敵,金丹破碎,在修復金丹無效的情況下,為求保命,碎丹歸元,將金丹融入血肉之中,居然意外地修煉出了劍靈,最終霸頂修者界。
萬朋之所以知道這是一個故事,是因為在修者界的歷史之中,根本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人和事。故事的作者也無名可考,整個一本書洋洋灑灑一百多萬字,行文流暢,引人入勝。特別是讀到後面,關於碎丹歸元的描寫,栩栩如生,讓萬朋很是懷疑這是不是真的。
對此,他問了離陽。離陽對於碎丹歸元一說,倒是有印象,可是他的概念之中,碎丹歸元是保命之法,將金丹碎成細小元素之後,與個人身體相融,修復經脈創傷。但是,這樣一來之後,這個人的修為必定是全部廢棄,並且再也無法修煉。
萬朋心中略有猶豫。如果說,碎丹歸元可以嘗試,並且沒有太多副作用,哪怕有些兇險,他倒是也願意一試,以求救治淵兒。畢竟,淵兒是為自己受傷的,加上從那故事之中,他也看出了劍靈生成和成長有多麼的不易,若真是一朝消亡,便再也無望重生。
離陽在這個方面,沒有給出具體的建議。因為他知道,以萬朋的個性,如果別人說得太多,極可能會促使他決定去冒這個險。碎丹歸元,對於一個金丹修者來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下定決心,不過是片刻的功夫。
萬朋希望從書籍中找出更多的資訊,可是事與願違,又過去了一個晚上,他一無所獲。現在,他所有的心思,都已經撲在了所謂的碎丹歸元之上。
而變故,就從第四天開始,悄然發生。
長老會收到急報,紫府東北,一支叛軍就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般,揭竿而起,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半天之內,攻下紫府十三個城,成為了一支不可小視的力量,甚至說,已經危脅到了紫府的地位。
是這十三個城本身參加了叛亂,還是這支叛軍實在太過於強大,沒有人知道,因為從十三個城,並沒有傳回什麼有價值的訊息。派往十三個城的位置偵察的人員,也都在半路上,神不知鬼不覺地消失。
雖然長老會有意隱瞞了這些訊息,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五天中午,已經有不少小道訊息在紫府本城之中流傳。而長老會,進入一級戰備狀態,調譴軍隊五萬,準備作為先鋒,向十三個城的方向出動。後續據說還要調集十萬大軍,以攻為守,以保紫府目前政權的統治。
當然,他們也知道,這可能與國王病重的訊息,或者國王被擄走的訊息有關。在紫府,雖然現在的王室是絕對統治,但是反對派的力量並不是不存在。一旦他們找準了機會,就會糾集力量反叛,只不過,都沒有這次這樣效果顯著罷了。
第六天。反叛力量再次衝擊,一天之內,又下四城。
這樣的訊息,已經再也瞞不住。一時之間,紫府本城之中都人心惶惶,生怕戰火燒到這裡,影響人們的生計。而從那些叛軍的方向,已經開始出現大批的逃難居民,向著紫府這邊而來,形成的難民流數量不下數十萬。
紫府派出的先鋒力量,到達預定位置,第一次與叛軍交鋒。可是,完全出乎人們預料的是,這五萬大軍,第一次戰鬥之時,便已大敗,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所有人員,不知是被俘,還是自原投降,居然全都歸入了叛軍控制之下。
長老會中開始出現一種極度緊張的氣氛,每個長老的面上,都是一種如臨大敵的表情。後抽組的十萬大軍,雖然已經集結完畢,但是不管是出於慎重也好,還是因為害怕再敗,經過長老會商議,暫且按兵不動,一旦叛軍圍攻紫府本城,也好在城外禦敵。
這些情況,萬朋是進入紫府書館之後第八天才知道的。他也很意外,居然能有這樣一支叛軍出現,勢入破竹一般地直指紫府本城。一般來講,叛軍實力再強,必然不是統治階級的軍隊,除非是這個國王早就不得人心,否則,即使攻下幾城,後續的補給之類都存在困難,不可能進展如此之快。
可問題就在於,紫府目前的國王,從種種跡象看,治國有方,國富民安,沒有任何與百姓背道而馳的作法。
這個疑團擺出來之後,萬朋不得不懷疑,國王的消失,是不是與這支叛軍有關係。莫非,國王現在就在這支叛軍手中,這支叛軍正是以他為人質,作為要挾的資本,才迅速地攻城掠地。
不過,在紫府,他的這些想法,卻沒有辦法和其他人商議。紫府對於他的態度,一直處於不是完全信任的狀態,遇到重要的軍機大事,除非是萬朋自己遇上的,像是國王消失,否則,那些人不會與自己商議。涉及到訓兵用兵,萬朋經歷的大場面多,經驗豐富,他本還想幫幫紫府,提出些意見建議,可是三次想建議卻被拒之門外之後,萬朋也放棄了。
哥又不是閒著沒事蛋疼,憑什麼幾次熱臉貼你冷屁股。哥還有自己的事兒要忙,你不需要我,那我也沒有必要纏著你。有這時間,我多去研究研究藏書去,說不定還能得到些更有價值的資訊。
就這樣想著,萬朋再次進入紫府書館。
在此期間,萬朋一直高度警惕。上次那些人想殺自己,雖然一次失手,必然還會準備下一次。因此,他與火雷鳥幾乎就是保持全時聯通的狀態。因為萬朋決定,一旦發現有不太對勁兒的風吹草動,就馬上進入火雷空間。這個地方,不是自己能逞強的地方,上次是有好奇心和好勝心在裡面,所以吃了虧。
如果還有下一次,哥絕不再那樣拼。
不過,這次再進入紫府書館,他想得到的資訊,卻是比前段時間要少得多。關於心刃,關於劍靈,沒有更多記載,他一本本地翻閱之後,得到更多的是關於紫府的歷史,包括猩族的一些內容。三天之後,萬朋心中略感失望,加上高效率翻書也有疲憊,他決定再從書館出來,看看外面什麼形勢。
可是,一出來,他的心中著實一驚。現在外面的情況,可是比自己能夠想象的更加嚴重。
叛軍一路上再下十幾城,目前距離紫府本城,已經只有三百里之遙。在這個距離中間,只剩下三座城,兩大一小,本城守城兵力,最多隻有五千人,最少的兩千都不到。按照叛軍的速度,也許少則一日,多則兩日,三城必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