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的官道上,一支大軍正邁步向東方跑去。身著紫色服飾的迦太基士兵士氣高昂,這是屬於他們的衛國戰爭,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自豪。
隊伍的後方,數十頭身披鐵甲的戰象在象兵的指揮下,跟隨隊伍緩緩前進。這些塔尼特戰象每一次移動,都會在地上留下巨大的腳印。
他們是迦太基的王牌部隊,每一次戰爭都有他們的身影存在。立下赫赫戰功的塔尼特戰象在整個地中海地區都是聞名已久,它們也成為了許多國家想擁有的軍隊。
“去問問,還有多久抵達胡瓦里耶城的地界!”騎在高頭大馬上的威嚴男子命令道。
“遵命!”
士兵騎馬離開,不一會又折返回來。
“統帥大人,還有三百里!”
“知道了!”男子擺了擺手。
“布羅斯,你帶著騎兵前去與馬哈巴爾聯絡,讓他準備迎接大軍入城。”
“是,將軍!”一名中年男子順勢走出。
他就是漢尼拔的得力干將布羅斯,另外一人就是曾與大西庇阿交手的馬哈巴爾。
威嚴男子就是漢尼拔,他帶著從王都召集的兩萬軍隊前來對抗羅馬軍隊。還有一天的時間,就能與馬哈巴爾匯合。
這一次是王國的生存之戰,關乎王國的延續與否。
漢尼拔和迦太基人都樂於選擇一戰,戰爭的種子早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就已經埋下。
當時,在所謂第一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和羅馬都曾喋血地中海。
布匿是迦太基的拉丁文名稱,戰爭造成無數的人傷亡,並使王國幾乎喪失百分之十五的兵力。
那是一場血腥至極的戰爭,雙方最後以打成平手而告終。
但對迦太基而言,當時締結和約的代價尤其沉重。
王國同羅馬達成的協議中,包括將迦太基的海軍規模限制為一百艘艦船。這對於一個以海軍和商貿力量為支柱的王國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由於大部分商船隊都已不復存在,迦太基人在經濟方面變得捉襟見肘。於是他們利用自身的軍事實力來攫取周邊其他小國、部族的財富。
這些部族的土地上擁有豐富的銀礦,迦太基人迅速將這些銀礦據為己有,並積累了豐厚的財富。
至此,王國也不再重建第一次布匿戰爭中消耗殆盡的海軍,而是建立起一支實力雄厚的陸軍。
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是迦太基最功勳卓著和久經沙場的將領之一。率領大軍攻打這些部族、周邊小國,獲取了巨量的財富。
哈米爾卡·巴爾卡是迦太基一個偉大的軍人世家,取名自巴爾卡本人的巴爾卡家族的奠基者,他打心眼裡憎恨羅馬人。
年輕的漢尼拔在一個充滿暴力和血腥的世界裡耳濡目染,他親眼目睹即是父親也是導師和楷模的哈米爾卡在異常殘酷的戰鬥中一次次出生入死。
而當哈米爾卡率軍攻入某班牙的時候,漢尼拔只有九歲。可以說,漢尼拔就是在戰場上長大的。
哈米爾卡手把手的向漢尼拔傳授軍事知識,並使他養成了冷酷無情的性格。
當他長到十九歲的時候,他的全部生活都是圍繞著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