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輸出與經濟輸出就是楊子墨為了大秦更早的統一全球提出的兩條建議,雖然這樣的辦法所耗費的時間要很長,但這是後遺症最少的辦法。
武力統一全球雖然見效快,但是大秦付出的代價也很大,而且還有不少的後遺症。最簡單的麻煩便是他國反抗的百姓總不能全部殺了吧,這可不是小數。
諸國之中塞琉古王國就有上千萬人之多,大秦目前還沒有那個實力單挑全世界。所以在這之前最好辦法便是削弱各國的實力,暗中影響它們的命脈,利用經濟手段達到需要的目的。
“商品輸出本來是指本國商人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向國外銷售本國商品。在積累時期,透過商品輸出,為發展積累貨幣財富。
但現在諸國還處於自由貿易的階段,商品生產迅速發展,國與國之間並沒有全部管控。除了一些戰略物資被管制意外,其他的商品更多是徵收一定的稅收,這也是諸國為了保護本國商品的一種措施。
但是由於國內市場有限,為了獲取更加高額的利潤,我們就可以透過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和技術落後的國家輸出商品,因為在這些地方某些商品價格高,而且原料還便宜,比國內更加容易獲得高額利潤。
秦國很多的技術都不是世界諸國能夠比擬的,這便是我們的優勢。利用這些優勢我們便能收割諸國的財富,慢慢控制他們的經濟命脈,亦或是漸漸改變他們的生產結構。”
“生產結構?國師可否細說?”
王綰作為商務部的大佬,對於商業上的事很是敏感,這可是他擅長的地方。
“舉個例子:曾經的草原部族放牧牛羊,飼養戰馬,缺糧的時候便南下劫掠。但秦國與他們通商之後,他們便可以用牛羊馬匹、山貨皮草等在秦國換取所需要的糧食、生活用品。
只要一直這樣保持下去,他們就會習慣這樣。畢竟平日就能換到這些,誰也不想用命去換這些東西。隨著我們的需求增加,需要更多的牛羊、皮毛等。他們便會因為我們的需要,減少馬匹的飼養,增加牛羊數量。
要是有一天,我們不需要牛羊,而需要大量的雞鴨兔的時候,他們或許就不會放牧牛羊,而去養殖雞鴨兔。這樣下去就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他們的生產結構。”
楊子墨舉了一個例子,很好的講述了什麼叫做潛移默化的改變。
“如此說來,這個商品輸出,就是秦國向他國傾銷各種商品並掠奪他們土地上廉價的原料,還可以利用他們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料,壓榨諸國。”
王綰當即就明白了國師的意思,這樣的手段他也是第一次聽見,頓感精妙無比。
“沒錯,除了商品輸出之外,我們還可以進行經濟輸出!”
“噢!”
始皇帝頓時來了興趣,這可是新鮮玩意。商品輸出就是楊子墨跟他講的商品傾銷,他已經明白了其中關鍵。
“東海艦隊上次可是從海外運回了大量的金銀珠寶,這些都是硬通貨,在任何國家都能使用。我們便可以用這些金銀向其他國家投資或貸款,例如在安息投資開辦工坊,亦或者利用大量的金銀取得在他國的建設權、開礦權等等。
商品輸出和經濟輸出是相輔相成的,這是我們佔領世界市場和對殖民地、其他國家進行不等價交換,實現對殖民地、其他國家壓榨的一種重要手段。”
楊子墨雖然說的是經濟輸出,其實準確來說應該是資本輸出,它極具壟斷意義。資本這頭怪獸要是控制不好,對大秦來說可不是好事。谷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