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秦軍踏進西域的土地之後,整個西域的所有的部族都快要瘋了。每天都是關於秦軍動靜的戰報,到處都是逃跑的人群,被佔的城池。
西域的絲綢之路分為南北兩條線路,一條在阿爾金山和崑崙上腳下,一條在天山腳下。因為山脈之間是無盡的沙海(塔克拉瑪干沙漠),所以又稱南北沙道。
龜茲、焉耆、車師等國就在沙海北道,也就是絲路北線。現在的烏孫大軍就在這邊。而秦國的大軍則在沙海南道。
沙海南道除了於閬、莎車兩國的人口大約在七八萬人左右,其餘國家的人口都是幾千上萬不等,在摧枯拉朽的秦軍面前,根本抵擋不了,就被滅國破城。
趁著各國的都去支援了焉耆城,秦軍一鼓作氣,直到攻破了莎車城,滅了莎車國。整個沙海南道,秦軍接連滅了十四個國家,攻破了二十六座城池。
除了早早逃跑的人以外,整個沙海南道殺了不足兩萬人,俘虜的人口十萬都沒有。這讓秦軍所有計程車兵一直罵罵咧咧,整整十四個國家的人頭和俘虜,剛剛夠秦軍每人一個人的戰功,就跟鬧著玩似的。
要不是有扶蘇和司馬欣兩人壓制著,大軍早就不知道打到什麼地方去了。
滅了莎車國後,秦軍就停了下來。過了莎車國,前方的疏勒國就絲路通往西方的唯一通道了。為了以防萬一,經過商議,秦軍就把莎車國的王都莎車城當做了前沿基地。
最近一段時間,順著絲路南線的源源不斷運來的物資堆滿了整個莎車城,再加上沙海南道所有國家的底蘊,秦軍在莎車城直接開始加高加固城池,修築防禦工事,儼然把莎車城當做了一個軍事重城來建設。
得益於莎車城的地理優勢,不僅處於沖積平原上,還緊鄰葉爾羌河,是一個水草豐美,植被密佈的良好地域。到時候等秦國拿下疏勒建立大城,兩座城池互為犄角牢牢扼守住通往西亞地區的所有道路,加上車師國的交河城,所有通往西方世界的絲路都在大秦的掌控之中。
等解決掉月氏和西羌部落,大秦的疆土將恢復到了後世華夏的領土,然後再加上蒙古以北千里草原、朝鮮半島和扶桑之地。
“殿下,臣認為現在可以派出部分人馬從沙海北道西端一路攻過去,最後與烏孫大軍在龜茲國匯合。”莎車城裡,司馬欣在對征戰閱讀戰報的扶蘇建議道。
“大將軍,所言甚是,不過此去的話,會不會被大宛以及康居從背後襲擊,讓大軍腹背受敵?”看了一下地圖,扶蘇皺著眉說道。
“現在疏勒國還沒有被秦軍攻佔,沙海北道各國支援的道路並未斷絕。要是現在進攻,康居和大宛借道疏勒直接襲擊,對在沙海北道行軍的大軍很是不利。”
“此之外就只能先攻疏勒,或者是派大軍支援烏孫攻下焉耆城。”司馬欣扶額深深思量一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據探子來報,疏勒城不僅匯聚了各國逃往的族民,沙海北道的各國也前去支援,大夏和大宛、康居等國已經派了兵馬前往,就連安息國也派了一支五千人的駱駝騎兵。
本將猜測這幾國是怕我們繼續前行,對他們產生威脅,現在提前把我們擋在外面。”
“既然這樣,本宮認為可派出一軍護送工匠前往焉耆城幫助烏孫製造攻城器械,大將軍以為如何?”
“可!”
兩人經過討論海還是決定幫烏孫一把更好,況且現在沙海南道已無戰事,戰局的走向還是要看沙海北道烏孫族的戰事。
既然決定了,司馬欣行禮告辭,打算親自挑選一軍護送工匠到焉耆城。
扶蘇留在原地,叫來侍從拿來紙筆,他準備寫一封戰報,送往咸陽交予始皇帝與朝廷決斷,接下來的戰略佈局。
......
烏孫大軍的軍營大帳,昆納正在檢視最近的情報。自從秦軍不足一月連滅西域十四國的訊息傳遍了整個西域,所有的國家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怕秦軍馬上打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