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大秦國師,你所說的可都是認真的?”
交易大廳的經貿大會上,一大半的使者站了起來,焦急的詢問楊子墨。
秦國居然願意幫助各國提升種植技術、畜牧技術、灌溉技術等等,也願意幫助各國修建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的舉動。在他們看來就是不可想象的存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他們還是知道的。只有自己學會,才能真正的強大起來。
“沒錯,各國可以派人來秦國學習這方面的技術。我們也可以派人去各國幫助修建基礎設施。各國只需要用東西來交換就可以了。”
這樣的舉動在所有人看來都是資敵的行為,但是經過始皇帝以及諸位重臣的商議,絕對此計還是可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科學院做出了火炮、火槍以及蒸汽機。
教授他們學習更加先進的種植、灌溉、畜牧技術,為的就是讓他們在土地上忙碌,產出更多的糧食,培養更多熟練的農夫。開墾更多的耕地,等到秦國征服他們的時候,這些土地和人口直接就能投入生產。
有了這些技術的幫助,他們的糧食產量一定會增加,這樣以後秦國在戰爭的過程中,就能搶奪更多的糧食,以戰養戰。這樣秦軍後勤的壓力就會少很多。
至於他們因此而增加的人口和實力,在熱武器的優勢下,這些都不是問題。
“秦國想要得到什麼?”
有人小心的問道,秦國這麼做肯定是有代價的。沒有誰會無償幫助的。
所有的使者都是一副很關心的樣子,這才是他們最在意的問題。
“為了和平的願望,秦國將會不竭餘力的幫助各國。各國只需要支付工錢以及答應一些小條件就行。”
“國師請講,我等洗耳恭聽!”
“很簡單,各國需要抵押數量不等的礦脈供秦國開採,直至各國不再需要秦國的援助為止。”
楊子墨毫不掩飾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看樣子秦國這是缺少礦石了?
不少人心中這樣想到,他們自認為猜到了秦國如此做的目的。如果真的是這樣話,他們就需要好好的思考一番了,這裡面均是有可以操作空間的。
“既然秦國願意幫助各國,亦不能無償的付出。本君思來想去,只有各國境內的礦產還算有價值,能夠作為抵押物與大秦做交換。
這些礦產同樣能評估價值,用來與大秦換取各種援助,包括但是不僅限於民用以及軍用物資和技術。”
“各國也可以用這些礦產換取秦國幫助你們修建城池、要塞、道路、橋樑等等。”
轟!
整個大廳瞬間變得安靜下來,很多小國家不是心疼領土內的資源,而是找不到人用這些東西去換取國家的強大。因為誰也不願意替自己培養出一個強大的對手來。
但是秦國現在的做法,卻是出人意料,這不就是替自己培養對手嗎。
這些話幸好沒有說出口被楊子墨聽見,不然他一定會嘲笑這些人,就他們的體量,秦國幫助他們實力增加十倍,都不足以撼動秦國分毫。
秦國這麼做的原因,自然是有其他的目的了。這些國家要是尋求秦國幫助的話,大秦就能趁機利用各種機會勘探各國的資源種類以及儲量;探查山川河流分佈,繪製詳細的地形地圖。趁機詳細的收集各國的情報,為將來做準備。
就算是沒有國家願意,楊子墨就會逼著他們願意。只需要幫助敵對國家大搞建設,提升實力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