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大人請說,老夫一定盡力而為。”邢玠迫不及待地回答道。
“很簡單,我們兩國可以將交易地點轉移到朝鮮,這不就避免忤逆皇帝了麼?”
“嗯,這個主意不錯,還是平大人聰明啊。”
“貿易口岸依舊是兩個,一個是釜山,一個是仁川,但是,仁川必須交由我軍管轄。”秀保語氣平和卻又不容更改。
“這可不行,仁川是漢城的西大門,朝鮮王廷一定不會答應的。”邢玠緊張道。
“正因為是漢城的咽喉所在,貴國才能以此為為藉口脅迫朝鮮君臣遷都平壤,趁機將京畿道納入囊中啊。”秀保故作委屈道:“如果邢大人不願意的話,在下也不勉強,就當是秀保自作多情了。”
“且慢!”邢玠恍然大悟,趕忙答應道:“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就依大人所言,將仁川劃歸貴軍名下,這總行了吧?”
秀保點了點頭:“也只能這樣啦,從今往後你我兩家化干戈為玉帛,偃旗息鼓豈不快哉?不過李昖那裡還望邢大人多多擔待啦。”
“哪裡的話,今後還望平大人把這個黑臉做足哦。”說罷,秀保和邢玠皆是心照不宣,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
議和當天兩人便在曾坪縣衙簽訂了和約,和約分成兩部分,後世分別稱之為《曾坪和約》及《曾坪密約》,其中《曾坪和約》有四條,分別是:
第一,日軍固守的順天、泗川、釜山等沿海城砦,以及濟州、巨濟、鬱陵三島皆劃歸日本;
第二,開放順天、釜山、泗川(追加)、江陵(追加)、仁川為貿易口岸,任由兩國貨物自由往來;
第三,日本同意將忠清、江原、全羅、慶尚四道全部(注意是全部哦)歸還大明,作為補償,日本與大明分享此地的管理權,為期二十年;
第四,若大明與朝鮮私相授受,將上述地區交還朝鮮,則條約立即失效,日本有權再次出兵朝鮮,直到佔領朝鮮全境為止。
至於《曾坪密約》,則是僅有大明和秀保知曉,即便是朝鮮和秀吉也不得而知,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日本視大明為宗主國,發誓千秋萬代永不悖逆;
第二,恢復中斷已久的明日堪合貿易,允許明日兩國商人在仁川、釜山、那霸(追加)、首裡(追加)進行自由貿易;
第三,將仁川及以西港口劃歸日本管轄,明軍享有對港口的無償使用權,但使用前需與日方協商;
第四,上述朝鮮、琉球港口只能接納獲得平秀保手諭的商船(即“藍印船”)參與貿易,其他商船明方皆有權拒絕其停靠及進行驅趕;
第四,該條約以密約形式簽署,不得流於大明與平秀保以外第三方之手。
和約簽訂後,秀保便返回了釜山,邢玠則將和約帶回北京,交由萬曆帝定奪。六月初四,邢玠返回漢城,同時告知秀保,皇帝對和約的內容很是滿意,為表彰秀保,決定開放寧波港,允許藍印船五年一貢。
此外,邢玠還寫密信告知秀保,朝廷已決定設立“臨屯都司”(“臨屯”取自漢武帝為管轄朝鮮半島設定的“漢四郡”中的“臨屯郡”,具體位置即現在的江原道),管理朝鮮南部四郡,不出意外的話,二十年後便能更名為“臨屯布政使司”,將其正式併入大明版圖。
然而,這一和約卻遭到了朝鮮君臣的一致反對。
(跟大家說個事,小編跟我說,下月一號這本書要上架了,我知道上架看得人就少了,但還是要和大家說一下:首先,我上架更多是出於虛榮心吧,這本書三萬字時就簽約了,到現在才上架,我真是有些淚奔了…
其次,雖然不是為錢,但大家願意訂閱的還是訂吧,不願意花這個錢的,我也能理解,這樣吧,隔幾天我就把章節整理一下發到貼吧去,當然不會和起點同步,要照顧訂閱的朋友嘛,可不論如何,還是希望大家等每天都投投票,點點選,收收藏,這也是給我的鼓勵吧。
總之,訂閱的朋友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經濟拮据的朋友也別生我氣,只要你們繼續點選推薦,我就一定會努力的,絕不會讓大家失望!)